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永刚上课受欢迎的原因首先源于自身的人格魅力:坚定的信仰催生演讲激情,甘为平民教授的无私奉献精神,真挚热爱学生和听众,作群众表率并言行如一使他的演讲充满了亲和力、震撼力;其次源于高超的授课艺术和演讲技巧:对群众关心的问题把握得准,具备将理论通俗化的演讲能力,教学方法针对性强,教学信息量大、内容更新快。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生工作民主管理和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 ,民主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 ,常用来表示具有平等、自由性质和特征的状态、现象 ,如民主管理、民主作风、民主生活和民主权利等。20世纪 ,民主从国家形态的民主这一政治领域被引用到社会、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如今 ,办学民主化已逐渐成为高校管理改革的一种趋势,作为高校管理一部分的学生工作管理理应顺应这一趋势 ,然而高校学生工作还未能从理论上形成比较成熟的民主管理体系。本文试图结合实际对高校学生工作民主管理的必要性、基本原则和运行机制作一些初步探讨。一、高校学生工作民主管理的必要性、有效性和可能性早在…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青年骨干教师应把学者型教师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强调教学与科研双赢的学者型教师的培养,是由高校教师本身承担的教学和科研双重职责所决定的,也是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是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早在1984年邓小平就对日本朋友讲:"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1](P63-64)要弄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深入地探索和正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主持编辑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第一批成果之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靳辉明教授所著的《马克思主义原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应注重思维训练,在每一章节的讲授中,都要善于用实事求是尤其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法训练学生,让学生知道具体结论产生的历史前提及思路,从而培养大学生实事求是的思维品格。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中宣部、教育部、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都采取了不同方式的培训措施。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立足长远,依托北京名校的优势资源,以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建立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和谐精神与合作精神的缺失及引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胡锦涛总书记将其基本特征概括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本质上要求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人和社会之间达到和谐统一。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具有和谐精神的人去实现。作为民族精神重要组成部分的和谐精神,包括合作精神、协作精神、团结、顾全大局、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等丰富的…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的主要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而长期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出现的人文缺失和对人本身的忽视,迫切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主要路径包括:教育方式要实现从听话方式向对话方式的转变;教育目标要求在共性教育基础上更加注重个性教育;教育过程要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有更多的情感互动;教育环境要求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多元化的人文关怀氛围。  相似文献   
9.
10.
方永刚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源于他崇高的人格力量和高超的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方永刚给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以很大启发:崇高的使命感、强烈的责任心和坚定的信仰能激发教育者如火的演讲激情;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深入的调查研究是演讲以理服人的前提;明确的教育目标和鲜活的教学内容是演讲吸引人的重要因素;将党的创新理论通俗化的演讲技巧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艺术则是演讲能打动人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