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地平线报告》系列自2004年起,每年持续发布,对教育领域的新兴技术应用趋势做了长期探索,曾为技术促进的教育创新和教学实践的推广,提供了前瞻性建议,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最新的2020年《地平线报告》(教学版)框架做了重要调整,在衡量应用趋势时更加关注技术应用的教学实践、应用情景和影响因素。基于此变化,对该《报告》的解读应重在探讨关键技术在教学实践的应用趋势。为此,以2015-2020年《报告》中的关键技术案例为研究样本,选取各年度《报告》中提及的276份案例进行内容分析。根据技术促进教学创新的不同阶段,将分析维度界定为技术创新、教学创新、组织变革、绩效评估和影响因素等五个维度,并据此对自适应技术、人工智能、学习分析和扩展现实等四项技术的案例进行编码,并根据编码结果分析这些技术的研究主题的变化情况。对多年《报告》的解读表明:为满足高等教育领域对灵活、开放、多元的学习模式的需求,以及普及实现在线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和全纳性、降低成本等方面的诉求,技术的教育应用实践还将持续增长。通过对其趋势的观察,也为了解技术研究和实践方面的不足与走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数字技术深刻改变了劳动教育的形式、内容和途径,催生出数字劳动教育。与传统劳动教育相比,数字劳动教育拥有数字化技术的支撑,适应了劳动教育主体的需要,并对教育组织结构进行重塑。在此基础上,劳动教育的理念、场景、形态呈现出新的特点,教育生态发生了深刻改变。与此同时,数字劳动教育也存在三个方面的潜在风险:数字程序监视引起隐私暴露、数字人带来师生关系“异化”以及技术成瘾消解劳动教育的意义。为预防和规避数字劳动教育的风险,应遵循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并回归个性化教育初心,营造风清气正的数字劳动教育风气并建构合理的数字技术成长空间,以此探寻未来数字劳动教育的出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