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主体性道德教育:意蕴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现代主体性哲学视域,深入考察和反思当今学校道德教育陷入低迷和失效的症结所在。规约化的行为控制机制、知识化的道德智慧追求、模塑化的道德教育逻辑是传统道德教育中学生道德主体性缺失的主要病理表征。培养和塑造师生的主体意识、生成和提升生活世界的道德智慧、理解和对话的多元价值选择则是其走出困顿、提高实效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专业技能具有"多大把握"能对学生产生影响与转变的一种期望、知觉、信念和内在感受。它影响着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行为自觉性、努力度和坚持性以及情绪适应与心理调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应积极引导教师积累成功教学经验、获取良性的替代性经验、展开制度化的教学反思和进行恰切的教学归因,来增强与提高自身的教学效能感。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要达成或实现其预期的价值目标和价值理想,不仅需要具有高瞻远瞩的全球视野,还要有体现本国本土特色的本土化行动。课程改革的全球视野可以有效驱使有效性改革经验的共享、激发时代性课程理念的创生、促进全球性问题意识的觉醒、加快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课程改革的本土化行动意味着要开放性定位"本土化行动"、自主性选择全球性资源、本土化改造"新课改"理念、创造性开拓本土化路径。  相似文献   
4.
课程改革:过程哲学之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程哲学在国外被视作是一切新思想的渊源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奠基理论之一。基于过程哲学的视域审视课程改革,可以给我们带来颇多启示。其中,过程是课程改革的内在逻辑、关系是课程思维的当代选择,整合是课程设计的应然向度,创造是课程实施的本质诉求。  相似文献   
5.
传统课程研究是以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并不涉及历史的因素,因而缺乏一种深邃的历史视野与厚重的历史关怀。对历史记忆的模糊往往会对当下现实产生虚幻。因此,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推进课程研究,无疑是对“工具理性”课程研究传统的一种突破和创新。在新时期,为深化课程史研究,需确立发展性的进步史观,并对课程科学史、课程文化史等相关核心性议题展开探讨。开展课程史研究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课程的过去”不值得研究、课程史研究解释力的积弱以及研究方法的褊狭,构成了课程史研究的内在性困扰。  相似文献   
6.
传统课程范式中的学科课程范式支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经验课程范式遮蔽了学生科学的认知逻辑,结构课程范式冷落了学生的人格发展,实践课程范式又脱离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偏颇与窄化成为传统课程范式弊端的集中表现。过程哲学为传统课程范式的转型提供崭新的视角,秉承过程性课程观,确立关系性的思维方式,构架整合化的课程研制方法论,推动课程范式的变革与转型,进而实现过程—整合课程范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和扎实推进需要科学、系统、恰切的改革方法论作为支撑与指引。突变式和渐进式改革是课程改革推行中的"两条道路",都有其自身的优势与缺陷。在我国,文化传统与民族心理的积淀、非均衡性教育结构的掣肘、改革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决定了选择渐进式课程改革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渐进式课程改革亦有其无法祛除的症结与流弊,对此,应有效而合理地规避其内在风险,减少改革阻力,提高改革绩效。  相似文献   
8.
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效能问题是新课程改革以来要求促进教师教学方式转变之后涌现出来的一个根本性、基础性和深层次问题。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效能是指师生秉承素质教育精神,并依凭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学习能力而有效达成教育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程度。它涵括了目标维度、效率维度和质量维度。实行增值评价方法可以真实、科学、全面地反映出教师教学工作业绩和学生学业成就的进步幅度,进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语文学科领域作为新课程改革的试验田和主战场,其学理的建构和教学范式的转换具有更广泛的扩散场和辐射域。在某种意义上说,其改革的成效影响着整个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和发展。而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情境中,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造成的流弊和困境,诸如“语文教材政治化、教学方法程式化、课文分析概念化、学生作文公式化”等问题尤为突出,传统教学理论日渐乏力。在这样的形式下,语文教学应该如何面对课堂实践,如何凸显语文教学的生动性、鲜活性,如何构建语文文本在本真意义下的情趣性,已经成为当前教学理论所急需回答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课改理论支撑:明确价值观念定位 手表定理:当一个人仅拥有一块手表时,他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出当下的时间,并充分信任和依赖它。而当他拥有两块时间显示不一样的手表时,反而会满脸疑惑、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