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近年来,大学生存在各种心理问题的情况相当普遍,有些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对此,教育界人士大声疾呼: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应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因为这一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以及高校稳定的突出因素。高校应开设《心理保健》等基础心理学选修课程,普及宣传心理学、心理卫生等有关知识,使更多学生了解心理教育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的意义、内容,初步掌握某些自我心理测量和调节的方法。如何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笔者结合实践,谈一些认识与体会。  相似文献   
2.
3.
大学生个性的张扬是德育实效性的保证,所以德育创新模式构建应该以此为重点。学生不是被动学习的客体而是学习的主体。德育的教育过程实际上是大学生个性品质、个性素质、个性信仰等不断内化与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个体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不断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个性不断被唤醒,不断被培养,主体道德人格不断趋于成熟和完善。对学生个性的关注、培养和张扬是德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德育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两课”教育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主渠道、主阵地。为了使渠道畅通,阵地坚固,我们在增强“两课”教学现实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两课”实践教学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找到了一些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6.
工学结合模式情境下职业道德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正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成为保证学生成才、就业和提高就业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多数高职院校尤其是示范性院校已开始注意或重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本文主要阐述"职业观和职业道德"课程改革的意义、内容设置、情境开发、实施等,是当前基础领域课程开发的实践性探索。  相似文献   
7.
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适应终身学习需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未来社会竞争的焦点也在于学习能力。近年来,各高校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学好知识的需要,也是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终身学习的背景下,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浩如烟海且会很快过时的知识全部教给学生,而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特别是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才是教师的明智选择。  相似文献   
8.
9.
针对目前青年学生的思想现状,我们应该调动各方力量及时研究对策,对青年学生加以适当引导,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其自制力、鉴别力和抵抗力。我们应该重新思考和定位我国的思想教育,努力构建一种全新的、全方位的育人机制,实现从教育环境的横向入手达到各种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的实施对基层学校的教导处主任和教导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认真面对。笔者认为教导处在新课程实施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夯实一个基础 学校常规工作不扎实,实施课程改革就会缺乏坚实基础,对此教导处应十分重视。一是德育工作要到位,如班队会活动、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建设等,要一项项地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