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迁移是一种普遍现象.在学习中,它表现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既有已获知识经验对新课题学习的迁移,又有已学课题在新情境中应用的迁移.本文所讲的迁移主要是指后者.在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院)的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中,《学校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均强的综合性的专业基础课程.讲授这门课程,必须从实际出发,按需施教,设法促进学习的迁移.对于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班的学员来说,迁移是他们正确理解已掌握的学校管理心理学知识,向治校管校能力转化的关键.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促进学习的迁移,主要应在如下几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探索高校教师管理的新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教师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全球化时代,高等学校应努力探索教师管理的新思路:创新管理理念,实施目标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强化自我管理;讲究管理艺术,实行参与管理;开发人力资源,坚持动态管理;善用绩效强化,注重心理管理。  相似文献   
3.
激励是指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在学校管理活动中,教师是管理客体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主体管理的第一类客体。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对教师及其行为的管理。而管理并不等于对他人的约束,其实质在于激励教师的积极性。能否激励教师的积极性,使其活动处于一种能动、活跃的动力状态,这是提高学校管理效能的关键。学校管理应采取符合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各种激励策略,激励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柔性管理注重对教师的情感感化和内心激励。高校进行柔性管理,要满足管理要求、激发成就动机,设置发展目标、注重自我激励,践行择人任势、善用绩效强化,坚持以人为本、转换管理方式,实施情感管理、营造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5.
教师是集许多角色于一身的特殊职业,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教师角色被赋予更多更新的内容,现代教师具有多元化心理角色。教师应注重角色心理的培育:强化教师角色意识、践行教师角色规范、进行教师角色训练、增强角色扮演能力,努力使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与之相符合。  相似文献   
6.
在信息技术时代、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对高校教师实施心理关怀,有利于教师身心健康,促进师生发展;有利于增强管理效能,实现教育目标;有利于融洽人际关系,构建和谐校园。高校应讲究教师心理关怀的策略:改善心智模式,施加柔性影响;强化角色意识,促进人格完善;满足心理需求,注重情感激励;抒解心理压力,消除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7.
优化人际关系构建和谐大学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优化人际关系,构建和谐大学,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有利于发挥组织功能,增加高校办学效益;有利于促进师生发展,实现学校管理目标。高校应探索优化人际关系,构建和谐大学的新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共同愿景;弘扬传统文化,发展健全人格;加强人际沟通,推崇诚信友爱;倡导心置互换,化解人际矛盾;提高管理素养,优化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8.
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取得一定成效。然而从总体看来,我国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新世纪,高校应坚持科学发展观,探索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新思路:创新教育理念,绘制教育的蓝图;注重需求分析,构建多元化模式;整合教育资源,创建学习型组织;健全运行机制,增强教育实效性;促进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教师队伍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蓓颖 《教育探索》2011,(3):128-130
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具有多元心理教育能力.具体包括诊断学生心理、实施心理辅导的能力,组织会心教学、策划心育活动的能力,应用网络技术、进行心理咨询的能力,评估心育效果、优化心育环境的能力,等等.学校应努力探索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培养的新路径,具体措施包括创新教育理念,强化继续教育;组织专题研讨,探究心育...  相似文献   
10.
一、强化发展动机,促进教师自主发展发展动机是直接引发、推动个体的活动,以导向其发展目标的心理倾向和内在驱力,具有始发、选择、强化、维持等功能。激发、强化教师的发展动机,使之由内隐的潜在状态变为外显的活动状态,成为行动的直接动力,方能激励教师自觉行动,寻求发展,努力实现预定发展目标。因此,高校管理者应从教师的外显行为中,了解其内在需求,根据赫茨伯格的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和教师心理活动规律,善于运用能激发行为动机的激励因素,满足教师的发展需要,强化教师的发展动机,激励高校教师全面发展。同时,借助各种外部刺激,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