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2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甲骨文合文中月份合文占有较大的比例。分析《甲骨文合集》中有关记月字词的书写特征,根据月份名词的间距、行款和位置可以帮助判断月份合文。按照是否严格符合合文标准,月份合文可分为典型和非典型两种;按照组合方式的不同,月份合文分为上下式、左右式、包含式和复合式;按照所处卜辞位置的不同,月份合文又可分为句中和句尾两类。从组类上看,师组、宾组和出组的月份合文占比较高,黄组中的月份合文占比较低。记月形式从师组、宾组使用“某月”到黄组大量使用“在某月”的改变,都说明了甲骨卜辞的记月形式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相似文献   
2.
同源字例释三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夭”字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像一个正面人形上下摆动臂膀跑动的样子,经过商、周、秦几个不同时期的演化,就成了今天我们所认识的“夭”字。到了周代,人们开始在“夭”字正面加一个“止”字旁,便同源派生出了“走”字。“示”本是一个表示古人在宗庙中所设神主牌位的象形字,同源派生出了后世的主和室(主字异文),“眚”和“省”古本同源,眚字从目表意,从生表声,眚的本义是省视、省察。  相似文献   
3.
商代文字是具有完整体系的文字,这不仅表现在文字的数量多、材料丰富,还突出地表现在文字的造字方式(以下简称字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关于汉字的字式,汉代学者阐明了“六书”的原则,认为汉字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等六种方式创造出来的。然而“六书”毕竟是随着汉字的不断发展而归纳出来的理论,发凡“六书”定义的许慎也并没有把他所看到的周秦文字用“六书”原则彻底解释清楚,更未亲眼目睹商代的文字。本文通过对殷商文字资料的实际考察,吸取“六书”说的合理成份,把商代文字的字式归纳为表意、假借和形声三种,并作出字式的若干补充说明。我们的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干支表刻辞是殷墟甲骨文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刻辞,晚期甲骨文中的干支表刻辞尤多。本文即对晚期甲骨文中的干支表刻辞进行了考察和研究,主要依据字体风格将这些刻辞的刻手分为幼稚型和成熟型两种,举例说明了这两种风格的主要特点,并分析了他们的典型字例。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出土古文字材料和传世文献材料,试对"其"、"贝"、"车"等二十个常用汉字的发展源流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6.
商代形声字大致可归纳出“原创字会意兼形声”、“后起字会意兼形声”、“为借字加注形符”、“为被借字加注形符”、“表意字追加声符”、“表意字变体注声”、“独体形声”、“合体形声”等类型。形声字形符的数量在商代可释字形中已近100个,并有260多个表意字或形声字被用为声符。作为一种后起的字式,商代形声字以它特有的造字活力,曾主导并促使商代文字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局面,在当时的可释字目中所占比率已达32%,但还明显带有不少早期的构形特征。  相似文献   
7.
汉字,同世界上一切通行的文字一样,都是记录语言的工具,并且都是从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我国最早所使用的正式文字,当产生在华夏民族及其共同语形成的时期。当初每造一字,就用它来记录一定的语言单位在使用中实际存在的意义,字的形体原则上是以此为依据构成的。由于汉字与史前以象形符号为特征的表意文字有着直接的继承关系,造字时所记录的词义和声音往往在字的结构中也有所表示,即它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