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基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一元的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改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元的经济成份,分配制度实现了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并由计划经济步入了市场经济。因此,国内的经济组织的性质由“社会主义的集体”变为“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引起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然而,我们的教育——《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内容没有变。笔者认为,在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应研究、提倡“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补充,使人们的行为在道德领域有所依据,进而更好地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更加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写于1928年的长篇教育题材小说《倪焕之》,当时曾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今天我们再来审视这篇章,尤其在现今教育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会发现在当时,倪焕之已经在用今人的眼光进行超前的教育尝试。本将从教师育人和学生学习两方面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师范大学四年级学生为被试(实验组24人,对照组28人),采用随机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设计,目的是研究审美教育对高等师范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审美教育能显著提高高等师范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应当在高等师范院校中开设审美课程。  相似文献   
4.
终极之思是整个西方哲学发展的一个特征,是哲学的智慧所在。把终极之思放到哲学发展史角度来探讨是一种哲学观,它在当代哲学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教学秩序是教学效果的保证。本文从教育规律、制度建设、师资培训、大学生心理等层面,重点说明教学秩序与教学管理的重要性;秩序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周春霞  王贵喜 《文教资料》2008,(11):164-166
高校德育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德育课注重道德认知教育,强调"晓之以理",这使得德育陷入"填鸭式"的空洞说教,甚至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高校德育必须重点转向情感教育,强调"动之以情",使学生首先从情感上认同它,进而在潜意识中固化它,最终在行为中表现它,这样才能提高其效果.  相似文献   
7.
8.
听说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有计划地训练学生听说能力的基本形式 ,培养学生听说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长期以来 ,由于习惯势力的影响 ,应试教育的导向 ,语文课严重忽视了听说教学 ,致使一部分学生上课不善于排除干扰专注地听课、思考 ,对课文不求其解 ,知识不能储存 ,更不能鉴赏和应用 ,严重地干扰和消弱了读和写的能力 ,使作文词汇贫乏 ,语言不精 ,条理不清 ,辞不达意 ,颠三倒四等。这种情况不仅影响学习、工作和正常的交往 ,还会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语文课加强听说教学 ,培养学生的…  相似文献   
9.
在对大学生道德现状和高校德育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指出高校德育困境的症结在于目前高校德育停留在道德认知教育阶段,不能使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进一步内化为道德情感,并提出高校德育的出路是从道德认知教育转变为道德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道德规范成为学生们的心理品质和自我主体品格,要达到这个层次,关键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本文探讨了内化的含义、过程、分类和实现条件。并在此基础上阐发了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实现内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