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形象是一种生产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良好的形象有助于一个产业加快发展的步伐。针对福建茉莉花茶的行业背景和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的特点,为尽快摆脱困境,福建茉莉花茶产业的突破口之一就是开发和导入产品形象识别(PIS)战略,对此,本文分析福建茉莉花茶产品形象识别设计面临的三道门槛,接着提出相应的措施,最后提出了为有效提升福建茉莉花茶产品形象,企业有必要遵循的五大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安溪铁观音"音韵"的感官品质及其化学特征,对3种不同做青风格的安溪铁观音样品进行感官审评,并对其主要品质成分进行常规测定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结果表明:"正做型"铁观音,其酯型儿茶素总量较高、游离氨基酸总量较低、酚氨比较高,其外形乌润紧结、香气幽长沉香、汤色金黄明亮、滋味醇厚高爽、叶底金黄肥软,"音韵"醇而幽长;"消青型"铁观音,其游离氨基酸总量较中等、酯型儿茶素总量中等、酚氨比中等,其外形翠绿圆结、香气浓郁鲜香、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爽甘甜、叶底绿黄软亮,"音韵"厚而鲜爽;"拖酸型"铁观音,其游离氨基酸总量较高、酯型儿茶素总量较低、酚氨比较低,其外形乌绿润圆结、香气高锐鲜酸、汤色杏黄明亮、滋味鲜酸甘爽、青绿微暗,"音韵"锐而鲜爽。因此,这3种不同做青风格的铁观音,其外形和内质都有较为典型的品质特征,可以适应茶叶市场上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茶叶制样的工作效率,减小试验误差,本文对比研究了炒青制样与蒸青制样对绿茶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并通过蒸青时间、烘干温度、烘干时间正交试验确立了蒸青制样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绿茶蒸青制样的生化品质含量比炒青制样略高;对各生化成分影响因素极显著的是蒸青时间,烘干温度只对茶多酚、氨基酸影响显著,烘干时间只对氨基酸、咖啡碱影响显著;对绿茶生化成分保持的最佳的蒸青工艺参数为:蒸青时间120s,烘干温度80℃,烘干时间4h。  相似文献   
4.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对于茶园实施良好农业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GAP)有很大促进作用。阐述了如何应用IPM技术促进政和工夫GAP茶园建设,使政和工夫红茶的清洁化生产技术更加深入,使茶叶农残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并促进政和茶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闽北茶区的水仙、肉桂、梅占夏署季节茶鲜叶为原料,分析了三个品种夏暑乌龙茶的品质特征及其生化成分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为有效利用夏暑茶资源和提高夏暑乌龙茶的品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三个品种夏暑茶鲜叶各生化成分含量较丰富,品种间各生化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加工过程中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的含量减少,氨基酸含量有所增加,但不同品种各生化成分减少或增加的幅度不同;毛茶感官审评综合得分高低依次为:肉桂(86.38)>梅占(82.48)>水仙(82.20),其中肉桂具有较好的乌龙茶品质特征,且与梅占、水仙的品质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以紫阳群体种茶树鲜叶为试材,以铁观音品种茶树鲜叶为对照(CK),研究了采摘标准和做青强度对乌龙茶的生化成分变化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采摘标准的茶树鲜叶生化成分含量差异显著,以小开面最丰富,中开面次之、大开面最差;加工过程中茶多酚、水浸出物、咖啡碱的含量减少,氨基酸有所增加;茶多酚和水浸出物持续减少,做青强度越大减少幅度越大,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增减变化还与鲜叶原料有关。各处理之间成茶感观品质差异显著,所有处理除了小开面重做青茶样与CK品质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均与CK差异显著。还提出了利用紫阳群体种茶树鲜叶进行乌龙茶加工的工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