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意义取向应对的相关理论指出,当人们遭遇重大生活压力事件时,其全局意义和情境意义会产生差异,并导致个体出现心理痛苦;而意义取向应对能够改变人们对情境意义的评估,从而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为了验证这一理论假设,本研究以81位因事故致残的幸存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报告的方式收集数据,并采用相关分析、中介作用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等方法对意义取向应对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因事故致残者的全局意义和情境意义之间的差异程度与幸福感呈负相关,与消极情绪呈正相关;自动化的意义取向应对方式在意义差异与幸福感的关系中起着显著的负性中介作用,在意义差异与消极情绪的关系中起着显著的正性中介作用;主动的意义取向应对在意义差异与积极情绪之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通过探索工作记忆对于未来取向应对、前瞻记忆和未来思考的预测能力,探究未来取向应对同认知活动的关系以及工作记忆的预测机制。91名北京大学本科生及研究生作为被试,结果表明,未来应对取向同工作记忆、前瞻记忆和未来思考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同时工作记忆并不能直接预测前瞻记忆和未来思考的表现,而需要通过未来取向应对的中介作用才能够产生影响。这个结果说明对于某些认知能力,工作记忆可能并不是直接作用,而是通过复杂的机制产生作用的。同时也表明,测量认知活动方法的类型可能对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工作记忆的预测能力提供了证据,并为继续探索未来取向应对同时间知觉及工作记忆的关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