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
随着传播媒介手段的飞速发展,人们的视觉和听觉感受日益更新,不断寻求新的满足感,对新闻节目也要求生动活泼,对刻板严肃的新闻消息产生疲劳,渴望在接收新闻信息时获得全新的视听体验.电视新闻工作者在熟知新闻语言特点、定位时,善用新闻语言表达技巧和掌握各种新闻语言的句式也是新闻播音员的必备功力.  相似文献   
2.
申志贵 《广西教育》2013,(20):65-65
"申老师,下午你给那桃村村完小五年级上一堂体育课。"2012年秋季学期,我有幸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因为一位小学老师暂时有急事回家,领导让我给小学生上一堂体育课。一上课,我就用拿手的足球颠球动作来吸引学生,先是脚背正面颠球,接着是大腿、胸部、脚内侧、头顶、脚外侧、肩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作为受众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对重大的突发事件进行报道的过程中,不仅能体现出新闻媒介的公信力,也考验着新闻记者的职业素质。电视新闻记者是否具有优秀的职业素养,就看他能否在突发事件现场,有效控制局面并整理思绪为受众播报新闻,把握好舆论导向,切实担当起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4.
申志贵 《新闻窗》2012,(2):33-33
电视新闻记者现场报道语言表达样式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记者要向观众描述新闻现场、叙述新闻事实、点评新闻事件。其语言表达样式主要分为叙述、评论、对话三种。记者到达现场后,会对现场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叙述或描述;也可以将自己在新闻现场采访到的新闻相关人员、事前的调查背景等内容串联起来用语言叙述,介绍相关背景及现状。此外,  相似文献   
5.
社会形象,顾名思义就是指人们通过视、听、触等感官感觉对某一社会角色产生的整体印象.电视新闻记者作为特殊的社会角色,担负党政喉舌,群众声音的角色.人们对记者是一个整体的概念,而不是单个人物存在.因此,新闻记者在从事新闻工作时责任重大,新闻记者的言谈举止和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受众对电视台甚至社会舆论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在各种传播方式中,语言是人们最常用的表达手段,而随着电视媒体的出现与发展,通过电视镜头来传达新闻事件的方式又给传播过程注入了新鲜血液.镜头语言比起其他语言形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可视、直观、现场感强烈,这也是人们较多地收看电视新闻的原因.所谓“眼见为实”、“百闻不如一见”,电视将新闻的真实性彰显得淋漓尽致.同时,这一切又都是建立在如何运用好镜头,正确表达事实与情感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申志贵 《广西教育》2012,(42):51-51
“爱情”是永恒的主题,“爱”也是班主任工作不变的旋律。相识,相知,相爱,相扶,是美好爱情的四步曲,也同样是班主任工作的四步曲。下面,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谈谈班主任工作的“爱情四步曲”。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广播电台始于19世纪40年代,以声音作为传播介质的电台播音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有什么能像广播一样,人们可以一心二用,甚至一心多用的接受信息.电台主持人在广播节目中既要负责播报新闻消息,更要打造属于自己的播报风格,这样才能被广大听众熟悉并喜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