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4 毫秒
1.
了解学生是为了“知彼”,选择什么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就是“知己”,二者契合程度越高,越易引发教学共振,达到最佳的教学状态。具体而言,应了解学生的兴趣特点,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了解学生的错误原因,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了解学生的记忆特点等。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课程资源则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没有课程资源作为坚实后盾,再美好的改革愿景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实验资源是物理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物理课程资源质的提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开发物理实验资源的策略,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物理习题教学是通过对习题的分析,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深化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答题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错误,教师要有资源意识,积极分析错误原因,并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这就是对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笔者以杠杆习题教学为例,谈一些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4.
学生在相同或相似问题上反复出错是课堂教学中的常见现象,有的教师简单地把它归因为学生学习不努力,听讲不认真,进而批评教育.实际上,学生许多情况下的反复出错是由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引起的,哪些教学行为会导致这种现象呢?一、绕开学生错误,直接从条件分析习题教学时如果不重视利用错误资源,教师就会撇开学生原始想法,按另一套方案讲解,正确的方法貌似接受了,但为什么自己的解法错了,错在什么地  相似文献   
5.
我国物理教育界前辈朱正元先生曾倡导:“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这一方面是我国教育条件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倡导用简单的生活物品演示深刻的物理道理。多创造一些生活化的小实验,可以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更真实、亲切,更能体现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生活化”小实验在物理教和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物理教育界前辈朱正元先生曾倡导:"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这一方面是我国教育条件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倡导用简单的生活物品演示深刻的物理道理。多创造一些生活化的小实验,可以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更真实、亲切,更能体现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生活化"小实验在物理教和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白孝忠 《物理教师》2023,(9):59-61+63
基于素养发展要求,初中物理测量类实验亟须引入表现性评价.在表现性评价中,由于检测目标、任务类型不同,与之匹配的评分工具的类型也不同,根据不同测量类实验的特点,阐述相应表现性评价评分工具的选择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8.
白孝忠 《物理教师》2005,26(1):23-25
在"效率就是生命"的时代,作为教学主阵地的课堂,由于时间的有限性,提高教学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物理教学中,笔者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来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9.
从深度学习视角分析当前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构建出指向深度学习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以“电磁感应发电机”的教学为例分享实践过程,并提出教学建议:要重视学生经验的把握利用,倡导试误反思的探究理念,营造批判质疑的探究氛围和树立知识结构化的教学意识。  相似文献   
10.
物理教学中,应启发学生寻找证据,培养用证据说话的思维习惯。学生获取证据的过程,就是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生认识了弹力、重力和摩擦力,初步接触了磁力、静电力,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内容的学习夯实了基础,也为寻找证据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学中,以证据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验为载体,既关注了知识点的落实,又重视了能力和情感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