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约翰·厄普代克认为爱欲是一种原始生命力,并把这种生命力寓于艺术中让其成为创作的动力与命脉。本文从厄普代克小说中主题入手,揭示了其潜在的欲望情结,并借此开始了对生命的扣问。  相似文献   
2.
贾平凹和约翰·厄普代克作为中美文坛上享有盛誉的作家很具有代表性。尤其他们的创作都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在超世与入世、精神与肉体、禁忌与放纵方面呈现不同追求,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千山诗歌的题材可分为访道求仙、参禅悟道、写景抒情和酬唱赠答四类.千山诗歌在旅游主体的审美能力培育、旅游客体的人文内涵提升和支持千山文化导游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约翰·厄普代克作为美国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其作品深入人心.评论家认为他的作品是对当今社会的真实反映,是现实的一面镜子.而性爱主题也是他的作品中难以回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历来惹人非议.本文从性爱主题入手,挖掘出其创作中鲜为人知的一面--双性视角,并分析了其表现方式,探讨了其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近代以前的欧洲社会里,婚姻作为维护家族利益的工具,无论是名誉的维持还是财产的保障都必须是"适宜的"。这种适宜表现之一就是门当户对。而在奥斯丁笔下"门第"不仅涉及出身,更多的还涉及人自身的品质,如才智等。她突破了传统的贵族社会的单纯门第观念,赋予了更人性、更平等的才智相当理念。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人咏千山的诗歌十分丰富,其诗歌内涵也很深广。其中“天人合一”的和谐追求、崇高的爱国情感蕴藉与深切的忧患意识,构成了千山诗歌的人文主义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的审美体验较之以往呈现出迥然不同的特征,出现了审美体验多元化、娱乐化和审美能力下降的倾向。培养大学生的审美体验能力既要通过高校教育、环境熏陶等外化方法,又要依靠大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8.
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中西文化的交流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自从《赵氏孤儿》于1734年传入法国以来,中国戏剧就开始了在海外的传播经历,成为西方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传播研究的角度,通过对《赵氏孤儿》在海外传播的环境、传播者、受众者三个传播要素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一些传播规律,以期对目前我国海外文化传播活动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简·奥斯丁是享誉世界的英国现实主义女性小说家,本文以《傲慢与偏见》为例,解读其文本中具有前瞻性意义的女性叙述视角,以期挖掘蕴含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0.
加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是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中重要内容。在众多人格教育资源中,道家人格教育思想是独特而又非常重要的。道家人格思想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不为物役、珍爱生命和大的生命境界。而道家思想的"心斋"与"坐忘",在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实践上也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