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课例简析本课例是小学数学第四册第6~8页的例1、例2。通过教师的科学引导,学生的主动探索,达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目标。导学方法采用“引探”导学法。二、导学设计(一)以旧引新,创设探究情境。1、填写数量关系式。(?)○卖出个数剩下个数。2、出示题目:____,卖出20个,还剩下多少个?3、组织学生讨论:(1)这道题能不能解答?为什么?(这道题不能解答,因为缺少一个条件。)(2)缺的条件可以怎样补充?(应补充单位是“个”的物品的数  相似文献   
2.
课堂(操作活动)教学模式,是指在数学教学中,将活动引入课堂,将活动作为教学重要媒体,使学生(主体),通过活动(介体),认真掌握知识(客体),活化知识,培养其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3.
白联珍 《四川教育》2001,(11):20-21
“小学数学课堂操作活动教学实验研究”课题,是我校承担的沪州市市级科研课题。在有关专家、学者的帮助指导下,经过三年的探索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该项实验,不仅有效地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大面积提高了数学教学的质量。现就课题实验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谈谈我们的认识。 一、“小学数学课堂操作活动教学” 实验的意义 “操作活动教学”是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依赖于人的活动的发展,没有活动的发展,就没有人的发展”的论述,根据教育学、心理学、 脑科学关于有关活动发展 思想,为推行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