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5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倩 《地理教育》2015,(Z1):25-26
一、研究背景当代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学科。高中人文地理以区位论、人地关系论为理论基础,侧重研究人对地、人与人的关系,以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承担着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和培养学生人文地理素养的基本任务。高中地理必修一以自然地理为主,必修二以人文地理为主,必修三则侧重区域地理。无疑,高中人文地理教学是整个高中地理教学的重  相似文献   
2.
石倩 《新闻世界》2010,(5):87-88
广告的目的在于促成目标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由此,广告无时无刻不在追逐着生活中的流行趋势。本文以流行文化对广告的影响为出发点,探讨各种流行元素在广告中的运用及其表现形式,阐述通过这些形式达到的营销效应,以及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石倩  王超楠 《学会》2023,(9):34-38
当前,各类新媒体发展迅猛,已成为公众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科技社团应抓住机遇,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开展科学传播,提升传播广度,丰富传播形式。该文提出账号精准定位、内容及时、用户洞察、多方联动及开展效果评估复盘等创新策略。同时,科技社团也应注意避免“唯流量化”,保障内容的专业性与严谨性,建立舆情管控机制,防范舆情风险。真正做精内容,树立积极的价值导向,做好科学传播工作,为提升公民科学素养、提升国家软实力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4.
石倩 《文教资料》2009,(32):100-101
手风琴演奏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通过演奏者对乐器的娴熟操作与丰富的情感体验相结合.借用手风琴演奏这一艺术表现形式去深刻揭示作品内涵,实现作曲家和听众之间的情感交流。本文从手风琴作品的感知、手风琴作品的内心体验及技术性外化这两方面,着重分析手风琴作品艺术表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主知主义”德育观作为道德哲学和道德教育理论的一脉,有其内在的合理性。认知和理性是德性和德育的源泉;德性的获得需要理性的支撑;道德认知与思维构成了道德教育的起始环节。“主知主义”德育观又有其自身难以僭越的限度。它不能担保认知与实践的相涉相融;认知并非道德的唯一要素,知性教育亦非德育的全部;知识不能自动地成为道德指导,智慧亦不能填补道德的缺陷。“主知主义”道德观不能如其所是地确保道德教育的价值与实效。对其合理性予以德育学辩护,对其限度予以德育学反思,是为了建构一种理想的德育研究致思趋向,以超越单一的“主知主义”从而以整合的视域对多元道德取向予以统驭或涵摄。  相似文献   
6.
石倩 《考试周刊》2012,(21):194-194
光电池是一种直接将光能转换成电能的光伏器件或称换能器件,也是一种将变化的光信号直接转换成相应变化的电信号的光电转换器件。本文主要介绍了光电池的主要应用电路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高校贷款办学的风险问题日益显现出来,如何把学校负债办学的风险尽可能降低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试图从政府和金融机构这两个方面探讨高校负债办学的风险防范措施,以期找到一条有利于高校持续、健康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8.
石倩 《科教文汇》2011,(17):167-167,206
演奏艺术本身的创造性决定了其形成过程的复杂性。本文从手风琴学科特点出发,结合心理学、生理学、器乐演奏法的相关知识,着重从手风琴动作技能的形成及艺术创作途径这两方面浅析了手风琴演奏技能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八小时工作时间之外的时间是一个人真正能够获得成功的关键"。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亦曾把课余时间称作"智力生活的源泉地"与"学生个性发展、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条件"。合理的利用时间不仅反映出较强的时间观念,还能提高工作效率,让入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快捷优质地达成目标。同时有规律的合理利用时间对发展个人兴趣爱好,提高生  相似文献   
10.
石倩 《宜宾学院学报》2006,6(8):100-102
本文分析了商务口译中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及其表现,说明培养跨文化意识是当务之急。着重强调了在利用显性手段的同时重视对口译者跨文化意识隐性的培养,使口译者在具备训练有素的语言驾驭水平同时,充分调动跨文化意识,参与交际,有效地推动国际商务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