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石子林 《湖南教育》2004,(11):35-35
一、编位误区1.情感型。按感情的疏密来编排座位。领导、亲戚、朋友、同事的子女,编位时常常享受最优惠待遇,他们的座位往往是最佳位置、“黄金地段”。殊不知这样做,一方面会使其滋生一种特殊化的心理,另一方面会使其他学生产生一种不满情绪。这样做不利于健康成长,也不利于师  相似文献   
2.
现代中学生的文章,无论平时作文,还是考场作文,很少看到有胆有识、纵横捭阖、酣畅淋漓、大气磅礴的雄文。大气磅礴的文章,不只是写作才气的体现,更是写作底气厚实的凸显,是写作者思想深邃、活力张扬的折射。文章大气磅礴,方能激发读者的情感与思想张力,方有丰富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一、审题不严“入歧途”近些年的高考话题作文限制少,不给考生设置审题障碍,造成部分考生审题意识淡薄,甚至产生“话题作文不需要审题”的错误理解。作文时对话题背景材料及其蕴含的意义,对话题关键词的内涵和外延,对作文要求以及限制条件不作思考分析,想当然,凭感觉,只看表象,妄下断语,因而不少高考作文出现了跑题的现象。其主要表现在:误解话题,望文生义;改①②变话题,失去重心;抛开话题,另③起炉灶;④否定话题,“反弹”出轨。二、立意不高“低幼化”“千古文章意为高。”“诗文美者,命意必善。”就是说,凡是好的文章,一定要有一个好的立…  相似文献   
4.
例证法是议论文写作常用的论证方法。要想使议论文论证严谨有力,就必须对论据进行分析。有些同学写的议论文,尽管论点正确、鲜明,论据也典型、可靠,但是由于在举例之后没有进一步挖掘事例包含的事理,缺乏必要的分析,导致论点和论据联系松散,给人以罗列论据之感。所以,举例之后的分析是少不得的。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分析论据的方法。一、揭示实质法这种方法,就是在列举出属性相同或相关的几个事例之后,对其进行归纳升华,点明论据所包含的道理,揭示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深化论点。如:史学家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花了19年,相声艺术…  相似文献   
5.
一、拟题误区1.照搬话题。话题本身不是题目,只是一个写作范围,这个写作范围,空间大、角度多、立意广,给考生提供了充分发挥联想、想像的天地。考生应根据自身的认识实际,构思、立意、拟题,如果把话题当作题目,显然是没有看清作文“自拟题目”的要求,属于审题不清的错误。2.因袭旧题。拟题思维狭窄,袭人陈题,落入窠臼,没有新意,没有创造。3.空大玄题。拟题或空洞无物,下抽象定义;或大而无边,喊标语口号;或故弄玄虚,编鬼怪故事,均没有针对性。4.文不对题。标题与内容没有联系,甚至风马牛不相及,题文不符,文不对题。5.没有标题。有些考生平时…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新理念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语文教学正在发生着变化。一大批教育工作者身体力行地实践新课改精神,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也有一些教师对新课改精神的理解和做法,出现了一些“异化”现象,不得不令人忧虑。  相似文献   
7.
一、揭示实质法这种方法,就是在列举出属性相同相关的几个事例之后,对其进行归纳升华,点明论据所包含的道理,揭示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回扣深化论点。如:史学家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花了19年;相声艺术宗师侯宝林为学谐语手抄一部10多万字的《谐浪》;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花了27年;德国著名医生欧立稀连续试验914次,终于研制成治疗人体内锤虫和抗螺旋体病菌的新药———新坤凡纳明。这些事例充分证明了古今中外无数有成就的人之所以取得事业的成功,秘诀就在于他们有恒心和毅力。(考场优秀作文《恒心和毅力是成功之本》)…  相似文献   
8.
一、明辨褒贬词语在表达某种意义或概念时,往往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具体可以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三类。例如:国际互联网传递着世界的最新信息,它(A.勾通B.沟通)了各国文化,使愈来愈多的人相互了解。“勾通”是“暗中串通;勾结”之意;“沟通”的意思是“使两方能通连”。前者是贬义词,后者是中性词。该句是客观地叙述情况,不含贬义,所以应选B。二、把握语体词语的语体色彩包括书面语和口头语两类。例如:我是从前(A.伺候B.侍候)过老爷的下人,少爷们可能对我不太熟悉。“伺候”和“侍候”都有服侍、供人使唤的意思,但语体色彩不同。“…  相似文献   
9.
石子林 《湖南教育》2004,(16):29-29
环节之一:掌握心理状态学生在受到老师的批评之后,思想上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心理上会产生一些变化。此时,老师应及时掌握其心理状态。一般来说,学生受到批评后有以下几种心理:一是折服心理,认为老师的批评求实中肯,完全是帮助自己、关心自己,因而思想情绪稳定,改正错误积极,  相似文献   
10.
石子林 《考试》2004,(9):5-7
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以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