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杨跃洪  石海兵  刘建成  夏伟  韩勇 《教师》2010,(25):26-28
为了有效开展本校《中小学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及发展对策》课题的研究,充分了解本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情况.促进教师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沅江市教师进修学校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1月对全市各乡镇部分骨干教师、班主任、新教师进行了个别访谈、集体座谈和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共1200份.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及发展问题研究"课题是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的教师教育专项研究重点课题.2008年10月中旬,湖南省沅江市教师进修学校组织人员调研,选定题材、初步完成了课题申报的基础性工作;2009年3月,通过省继续教育指导中心评审,正式立项研究.  相似文献   
3.
对建国后青年价值观教育的理性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后,我国在青年价值观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注重坚持“一元”导向,但忽视了教育的层次性;注重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实际,但抑制了青年的个性发展;注重研究、照顾青年的特点,但存在对青年评价简单化的倾向;注重坚持相关理论知识的灌输,但忽视能力的培养;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教育作用,但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注重引导青年参加社会实践,但忽视青年主体性的发挥;重视学校、社会和家庭的配合,但未能切实形成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4.
青年价值观教育内容是一种结构性存在。青年价值观教育内容是由青年价值观教育的基础性内容、主导性内容和辅助性内容组成的结构体系。其中,青年价值观教育的基础性内容主要包括以尊重与责任为代表的内容系列,青年价值观教育的主导性内容主要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为代表的内容系列,青年价值观教育的辅助性内容主要包括以能力教育和情感教育为代表的内容系列。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关键在于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与实效性.为此,要创新教育理念,确立增强教育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与实效性为先导;优化教育要素,增强教育的吸引力与感染力;找准教育切入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完善教育机制,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青年价值观教育内容是一种结构性存在.青年价值观教育内容是由青年价值观教育的基础性内容、主导性内容和辅助性内容组成的结构体系.其中,青年价值观教育的基础性内容主要包括以尊重与责任为代表的内容系列,青年价值观教育的主导性内容主要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为代表的内容系列,青年价值观教育的辅助性内容主要包括以能力教育和情感教育为代表的内容系列.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模式是一种组织和实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的典型化范式,主要包括教育理念、教育资源、学生特点、教育方法和教育情境五个基本要素,以及确定具体目标、分析生活背景、设计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开展教育活动和评价教育效果等六个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8.
浅谈当前青年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青年价值观教育主要面临八个方面的挑战,即国际环境与国际政治斗争的挑战,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挑战,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挑战,信息全球化、网络化的挑战,现实生活中伦理价值与学校教育反差的挑战,传统价值观教育内容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的挑战,受教育者主体意识的日益觉醒与教育者绝对权威的逐渐丧失的挑战以及家庭价值观教育与社会所倡导价值观之间的偏差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加强以高校思想政治课为核心的不同教育载体间的协调与配合,其中,实现高校思想政治课之间、高校思想政治课与专业课之间、高校思想政治课与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间以及高校思想政治课与思想政治教育新兴载体之间的良性互动是提升教育实效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新时期中国青年价值观教育具有双重性质,即“导向性教育”和“主体性教育”。强调“导向性教育”,主要是为了应对新时期中国青年价值现多样化的现状以及对美国等国“无导向教育”的反思;强调“主体性教育”,是时代发展和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是对以往教育“反主体性”反思后的必然。新时期中国青年价值观教育的双重性质决定了新时期青年价值观教育必然是一种强调“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