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关于汉高祖刘邦的身世,太史公司马迁云:“高祖,……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此说后为班固《汉书》、郑樵《通志》所因袭。现代史家多不以为然,翦伯赞先生曾对此批评道:“刘邦本来是他父亲的儿子,但是历史家(指司马迁——引者)却硬要诬蔑他的母亲,说他不是人种,而是人龙混种,”显然翦老无意于史实的考证,旨在说明司马迁为刘邦理应当皇帝寻找理论依据。但我认为,此为刘邦身世最直接的材料,也是有关刘邦身世的最大疑点,刘邦是否为太公的亲生儿子很值得怀疑,一向秉笔直书的司马迁如此安排实乃出自一片苦心。  相似文献   
2.
一 《文选》卷四十八《班固典引》: 永平十七年,……诏因曰,司马迁著书,成一家言,扬名后世。至以身陷刑之故,反微文刺讥,贬损当世,非谊(义)士也。 《后汉书·蔡邕传》: (王)允曰: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 《汉记》卷十四: 上以迁欲沮贰师,为(李)陵游说。上怒,乃族陵家,而下迁腐刑。司马子长既遭李陵之祸,喟然而叹,幽而发愤,遂著《史记》。 (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帝又问,司马迁以受刑之故,内怀隐切,著《史记》,非贬孝武,令人切齿。 《史通·探赜篇》: 迁之纰缪,其流甚多,……遭彼腐刑,怨刺孝武。 以上诸说,词异而意近,概言之,诸著者因太史公由李陵事而下蚕室,遂误以为太史公以受刑之故,内怀隐切,著《史记》,旨在非贬孝武。当然,前贤依据《史记·太史公自序》篇对以上说法加以辨证,说明太史公是承其父淡临终之命而著《史记》的,亦即太史公著《史记》在前,而因李陵受刑,实乃远在其操笔撰史多年之后。至于《史记》是否“贬损当世”、“怨刺孝武”则皆以“良史实录”、“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而昭法式”的纯史观点加以诠释,而不再作深入的研读。于是师师相传,至于今日。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学术界近三十年来关于东夷文化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对东夷文化的内涵,史前东夷文化及其地位,东夷与华夏族、汉族的关系,上古王朝与东夷的关系等四个主要问题的研究成果作了介绍和梳理。  相似文献   
4.
连云港史前文化是东夷史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海县的爪墩遗存与沂源猿人后裔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将军崖岩画是东夷后李文化的杰出代表,二涧遗址的北辛文化是东夷大汶口文化发展的源头之一,大伊山石棺遗址使得东夷大汶口文化熠熠生辉,藤花落遗址是东夷龙山文化全面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标志,而朝阳遗址与东夷岳石文化的发展处于同步序列之中。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是两回事,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在信息技术还没有出现的时候,课程整合早就进行了.即使有了信息技术,不使用也照样可以进行课程整合.不过,信息技术有助于课程整合目标的实现,当我们要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的时候,应该遵循的原则是:信息技术要做的事情是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人不能做的事情,人利用它之后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夫九品中正制设置的指导思想、九品中正制与士人入仕途径之间的关系两个基本问题重新进行了讨论.提出封建政府置九品中正制的初衷,是为了纠正当时在官吏选拔问题上的一些弊端而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九品中正制并非单一的官吏选拔制度,就士人入仕门径而言,较之两汉并无多大变化.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的27年中,极力强调和强力推行实践第一的教育模式,在此进程中还渐趋严重地渗透了极左思潮,最为寻常的学习形式也难以存在,直接导致偌大的中国竟连续几年各级各类学校停课,对教育造成极大的伤害.  相似文献   
8.
司马迁撰写《史记》的旨趣是为了探讨王朝政权、家族、个人兴衰成败的终极原因,使自己的文章流传于后世,实现立身的价值。从《史记》的具体内容看,司马迁对本朝帝王(尤其是汉武帝)以褒颂为主,而不是贬损当世、贬斥孝武。褒扬历史中的英雄是古典时代中西经典史家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9.
正墟沟北崮山天主教堂位于连云港市连云区墟沟镇北崮山东麓,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该教堂目前归连云港第一疗养院管辖,成为疗养院的办公用房,主体建筑仍旧保护良好,2010年以"近现代重要史迹"的身份被当地政府列入"连云港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近代天主教在海州地区传教活动的历史见证。一、近代天主教在海州地区建堂传教情况天主教传入海州地区的时间大约是1890年代(清光绪年间)。当时,天主教在江苏等地传教的是法国巴黎天主教耶稣会,教会地方组织是天主教南京代牧区(后改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