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谚曰:"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说明内外兼修的重要性。不少武道研修者对练气、伸筋拔骨,冬去春来,锲而不舍。对皮肤的锻炼却并不重视。经常看到:要练武,不怕苦;流血、流汗、不流泪。等字眼。打沙袋、打木桩,导致受伤流血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众所周知,皮肤是保护人体健康的第一层屏障,岂能轻易糟蹋!有些武道研修者受伤之后未经认真处理,出现了疤痕增生、关节员活性降低。对后续训练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能力培养与教材编写初探程川吉现代教学论强调教学要培养能力。本文结合自己在修订全国中专工科类通用教材《物理实验》过程中的体会,仅从编写教材对能力培养方面作初步探讨。-、能力发展的基本规律能力培养必须遵循能力发展的固有规律。基本规律有4条。1.能力的非独...  相似文献   
3.
本文指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有两大优势,适应当前"大力发展社区性高等职业教育"的新形势,提出了促进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4条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模式在培养创造性人才过程中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教育新纲要"对此提出了迎头赶上的要求。文章通过分析信息共享空间的特点、优势及建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出高校图书馆发展IC以适应"教育新纲要"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观念不能乱转变九江船舶工业学校程川吉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也将十分迅速地发展。形势要求人们转变观念,寻找出新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办好职业技术教育。转变观念,指的是在管理体制、办学方式、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摒弃陈腐观念,建立新观念,更多更...  相似文献   
6.
元月上旬,由全国中等专业学校物理课程组发起,在南昌科教仪器公司召开了“全国中专物理教学仪器试产协作会”。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十四个省市的七所大学、中专的副教授、高级讲师、讲师。二十四家教学仪器厂、科教仪器公司的厂长、经理等五十一人。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如何深化改革、促进教学仪器生产,以适应当前中等专业学校迅速发展的新形势。 建国以来我国教学仪器设备的建设业已取得很大成绩,建立了高教和普教的教学仪器设备系列。国家教委教学仪器研究所、各级教学仪器供应公司、各教学仪器厂在教学仪器的研制、生产、供应等各方面,作了许  相似文献   
7.
“信息不对称”不仅对经济生活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对高等职业教育产生负面影响。“信息不对称”导致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增加、管理失效、教学质量下降。为此,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增强信息交流意识、健全信息交流机制、建立社会中介机构、加强教育信息公示、加强信息规律研究。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有自己的特色和定位,在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师生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校企联系、促进学校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应利用职业教育的优势开展科研工作,整合力量加强专业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9.
二十一世纪社会向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国家级重点中专校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应作出怎样的贡献?这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一、二十一世纪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 未来15年将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迅速、健康发展时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其规模、结构、质量、效益,都应符合二十一世纪的需要。 1.规模 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现状看:美国、加拿大等国的社区学院约占高等教育总规模的一半;德国的高职教育占高等教育总规模约三分之一;韩国接近30%。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报,到2000年,我国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本专科生应达到630万人,与1995年相比净增83万人。  相似文献   
10.
本文扼要介绍了我校举办五年制高职教育以来的经验与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