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非言语交际是人类交际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英语教学也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阐述了非言语交际的概念、分类和作用,对如何在课堂上充分应用非言语交际来促进教学活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考察我国高阶英语学习者理解英语N+N组合概念时,对两个主要组合概念认知机制的调用情况。结果显示:此群体偏向于否定“结构对位”机制建立的“属性映射”N+N概念意义的合理性;主要调用“场景构建”认知机制对N+N概念进行“关系连接”释义。这种偏向性一方面表明“属性映射” N+N概念是英语学习者的认知难点,母语认知机制在英语组合概念理解中有负迁移作用,另一方面提示英语教学不仅要重视英语技能培养,也要加强英语文化体验。  相似文献   
3.
“切糕党”这一新异名名词组是如何进行意义构建的?双重加工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试图运用双重加工理论中提出的理解策略来分析解释诸如“切糕党”这类新异名名词组的意义构建,并得出此类新异名名词组的意义构建采取了关系连接策略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旅游景点名称作为旅游景点的首张名片,在第一感觉上抓住游客的心。因此,一个好的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在推动旅游业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即以达到推介旅游景点为目的。本文以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景点为参照,从目的论视角出发对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