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到慢生活,当然跟时间最有关系,在早先没有钟表或钟表由于价格昂贵只属于少数人拥有的奢侈品的年代,干什么事想快都快不起来。想当年,马可波罗来中国一趟单程就将近4年,现在同样的路飞机是10个小时,至于快了多少倍,自己算吧。  相似文献   
2.
老钟表不稀奇,但上档次的老钟表,就稀奇了。如果本身就不是普通货色,再有根有据是出自名人之家,那金贵程度就更不在话下了。按照这个不成文的规矩,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家的古董钟,每一件可都是价值连城。  相似文献   
3.
最后的手工     
章开元 《科技文萃》2013,(8):134-137
不久前,一条发自欧洲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文章的标题是《刷子制造商知道如何打败中国》。乍一看,对于习惯在赞扬声中高歌猛进的中国制造商有不敬之嫌,但文章确能给予给那些善于思考的人以重大启迪,一是:一向以高科技产品打天下的美国竟然还在制造“费力不讨好”的刷子;二是:从来是能用机器的就绝不用手工的美国,竟然还在用几近手工的方式制造老式产品。  相似文献   
4.
章开元 《科技文萃》2013,(6):142-145
德国,绝对是一个名声响亮的国家。提到德国,无论是去过的还是没去过的人,似乎都有一大堆话要说。去过的人会如:这里是音乐家和哲学家的故乡,有着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单调的饭食和不善交际的民众;没去过的则是通过无处不在的德国货,  相似文献   
5.
对于绝大多数的读书人来讲,当他捧着一本书的时候,就自然会觉得其乐无穷。书为人类的生活增添了乐趣,也给人类的文明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仅仅在400年前,书还是一种奢侈品,你知道吗?美国著名的哈佛大学当年就是靠一个叫约翰·哈佛的人捐献的600本书起家的。现在恐怕即使你捐出600000本书也不会轻易用你的名字命名一所大学。在现在的网络时代,尽管读书已不是惟一的知识来源,但那些勤学向上的人仍保留着良好的读书习惯。可惜的是,现在的书越来越贵了。比起看电视来,读书几乎成了一种令人承受不起的昂贵享受。即使这样,也不能阻止世界各国热…  相似文献   
6.
章开元 《科技文萃》2014,(2):138-141
如果一定要寻找世界上最有资格与时间携手同进的食物,那一定正是如今已遍布大街的面包。时间决定了世间许多事物的生存与灭亡、疯长与萎缩,当把面包放入时间长河来细细品味的话,它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个时代的印记。  相似文献   
7.
章开元 《科技文萃》2014,(2):110-113
大型钟表的黄金时代虽然一去不返,但价值,日升,遗韵犹成;懂行和附庸风雅之士不需太多的引导,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一个地方就是一本书”。 那对于旅行者来说,一个地方的火车站,就应该是这本书的封面, 而火车站必备的钟表就是这个封面上的烫金字。  相似文献   
9.
章开元 《科技文萃》2013,(7):136-139
虽然不能断定世界上最先把表带在身上的人是“新闻工作者”,但至少可以认为,时间对于新闻工作者的重要性在所有职业中是位列前茅的。时至今日,新闻的“时效性”仍旧是使一条消息成为一条新闻的首要条件。今天新闻的“新”是以分钟来计算的,而在以前,可能是一个星期,甚至是一个月或一年。  相似文献   
10.
为《时尚时间》撰搞这么些年,回过头来看看,这手表里里外外的变化还真是不少。想当初我们那个年代,手表的款式虽然单调,但是长辈送晚辈,父亲送给儿子,其中蕴含的意义却很深刻。现如今,手表已不再局限于传家,逢年过节送领导、送亲友、送客户、送伴侣,寓意五花八门,诉求不一而足,而最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现在很多姑娘家也对手表上心起来,却不知那表盘上显示的时间和她们内心世界中的时间观念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