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日前听了窦桂梅老师一堂课,其"让学生站在课中央"的理论观念令我受益匪浅,非常赞同。我们知道: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孩子识字、阅读、作文的能力。那么在此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呢?一、培养掌握工具的能力语文教学包含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而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该记下的记下,该默写的默写,一切以学生成绩为主,这就忽略了对其四种能力的培养。这就造成了主次颠倒,忽略了教学主体的地位,出现了培养上的偏差。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以纳米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CoFe2O4为催化剂合成乙酸正丁酯的反应,在反应温度分别为90℃,100℃,110℃下,测出合成乙酸正丁酯的动力学方程参数,建立了动力学方程式,并与无催化剂酯化反应的活化能和动力学方程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乙酸正丁酯的最佳合成条件为:乙酸用量为0.1mol时,醇酸摩尔比为1.5:1,催化剂用量为0.8g,带水剂用量为8mL,纳米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CoFe2O能使酯化反应的活化能明显降低,是合成乙酸正丁酯的有效催化剂.  相似文献   
3.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以纳米La2O3作催化荆,肉豆蔻酸和异丙醇直接酯化合成肉豆蔻酸异丙酯.探讨了微波辐射功率、辐射时间、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等对酯化反应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当肉豆蔻酸用量为0.1mol时,醇酸摩尔比为1.5:1,催化剂用量为1.2g,带水剂环己烷8mL,微波功率450W,辐射时间16min,酯化产率可达89%以上.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以纳米复合固体超强酸SO2-4/CoFe2O4为催化剂合成乙酸正丁酯的反应,在反应温度分别为90℃,100℃,110℃下,测出合成乙酸正丁酯的动力学方程参数,建立了动力学方程式,并与无催化剂酯化反应的活化能和动力学方程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乙酸正丁酯的最佳合成条件为:乙酸用量为0.1mol时,醇酸摩尔比为1.5:1,催化剂用量为0.8g,带水剂用量为8mL,纳米复合固体超强酸SO2-4/CoFe2O能使酯化反应的活化能明显降低,是合成乙酸正丁酯的有效催化剂.  相似文献   
5.
对低压配电系统中浪涌保护器两端的电压、前后级的有效距离进行计算分析,阐明浪涌保护器正确安装与否决定防雷结果的成败。由此,提出根据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改进安装方法并给出前后级合理搭配的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硝酸铁和硝酸钴为原料制备纳米固体超强酸SO2-4/CoFe2O4催化剂,透射电镜(TEM)测量结果表明,自制催化剂颗粒粒径在20~50 nm左右,实验探讨了硫酸铵浸渍浓度、催化剂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时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并以纳米固体超强酸SO2-4/CoFe2O4为催化剂,研究棕榈酸与异辛醇合成棕榈酸2-乙基己酯过程中,影响酯化率的主要因素,实验确定的最优合成条件是:醇酸物质的量比为2.0∶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50%,反应时间为3.0 h,在此条件下反应的酯化率可达97.4%.  相似文献   
7.
用硅粉和醇直接反应制备三甲氧基硅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硅粉原料、氯化亚铜催化剂经微波预处理直接法合成三甲氧基硅烷,利用SEM及XRD技术对预处理过的硅铜混合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处理时间、钠盐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硅粉原料、氯化亚铜催化剂经微波高火档处理3 m in后,合成三甲氧基硅烷,反应活性显著提高,反应馏出液中w(三甲氧基硅烷)=54.0%,w(甲醇)=36.7%;添加NaC l后,w(三甲氧基硅烷)=59.2%,w(甲醇)=28.7%。  相似文献   
8.
9.
研究了以乙酰乙酸乙酯和乙二醇为原料,以纳米Y2O3为催化剂,在微波辐射作用下直接合成苹果酯的新方法.实验考察了微渡辐射功率、微波辐射时间、醇酯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经正交实验设计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是:微波辐射功率400 W,微波辐射时间9 min,醇酯摩尔比为1.2∶1,催化剂用量2.0 g,在此条件下,苹果酯的收率可达95%以上.结果表明,微波技术用于苹果酯的合成,方法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产物收率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当前农村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章爱华  张赛忠 《今日科苑》2009,(14):214-215
本文通过对当前农村的气象服务产品的需求、气象信息传输渠道、科普教育宣传、防雷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由此提出气象和相关部门还有各级政府各行职责切实解决农村气象服务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