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喀布尔人     
《喀布尔人》是泰戈尔以人道主义为主题的作品中最突出的佳作。一个穷苦的喀布尔小贩结识了一位富裕的孟加拉作家5岁的小女儿米妮。小贩把对遥远故乡独生女儿的爱,全部倾注在米妮身上。这种爱使他们跨越了年龄的鸿沟,成了无所不谈的好朋友,并持续了多年。在这篇作品里,泰戈尔把父女的感情和对穷人的同情完美地揉合在一起,挖掘和表现极为深刻。爱与情的力量,淡化了喀布尔和孟加拉之间遥迢万里的距离,也消除了富有的作家和贫穷的小贩之间地位悬殊的差别,因为他们都是钟爱自己女儿的父亲!这怎么能不在人们心灵中唤起善良的感情?  相似文献   
2.
他经常叼着烟斗皱眉沉思.他经常从贝克街221号B座的大门里突然冲出来.他是许多人心目中最有智慧的人.他就是柯南·道尔笔下的大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本文叙述的就是福尔摩斯的一次探案经历.而这也算是这个大侦探的最后一次冒险.因为《退休的颜料商》是柯南·道尔的最后一部作品,作品面试三年后他就逝世了。现在,我们来细细品尝柯南·道尔献给读者的“最后的晚餐”吧。  相似文献   
3.
彼得·潘     
只有彼得永远长不大。我呢,我有儿女,我的儿女又有儿女,儿女的儿女又有了儿女。有人说,也许离五世同堂不远了:其实是青春把我抛得越来越远,把我踢上了层楼。《彼得·潘》最后一句是:孩子们总是欢乐的天真的没有心肠的,这事总是这样继续下去。”确是如此,懂了世故就失去了天真,逝者如斯,无可奈何,抚今追昔,怆然泪下。梁实秋——1987年4月记于台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