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纪明泽 《上海教育》2011,(21):30-31
20世纪末,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产业推动了世界经济由物质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科技开始取代自然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科技、知识及其载体——人力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全球竞争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而人力资源质量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已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为此,基础教育质量越发成为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3.
上海市七宝中学在长期的办学初中中,逐渐摸索出运用校园文化提升德育实效的方法,形成了富有工宝特色的德育理念。  相似文献   
4.
1 目的 中学阶段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时期,而社会化的顺利完成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以及由此建立的各种人际关系。中学阶段也是重要的过渡期,期间儿童(这里指中学生)逐渐由对父母的依恋转移向同伴,因此,与同伴的关系成为中学生人际关系的重点。一般来说,中学生渴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巾小学生学业质量的评价改革,既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任务,也是上:海推进义务教育转型发展和内涵发展的迫切要求。2011年11月,国家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发布了《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试行)》(简称"绿色指标"),并开展了实践与研究。项目背景建立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是国际通行做法当前,对基础教育质量进行有效的评价和反馈,建立国家和地方两级教育质量评价反馈和指导改进系统是许多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早在1969年,美国教育部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就设立了全美教育进展评估机构(NAEP)。布什政府提出了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目标——"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其中,加强教育质量评  相似文献   
6.
以多媒体、电子书包等工具为代表的“泛在学习”氛围日益浓厚,在此背景下,教师自然需要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面对当代基础教育的变革,教师、学校、相关主管部门应如何看待“教学基本功”呢?我认为,在重拾中运用与创新方为正道。  相似文献   
7.
师生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在其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对社会关系有一段精辟的论述:“甚至在最社会化的群体内部,有许多关系还不是社会化的。在任何社会群体中,有很多人与人的关系仍旧处在机器般的水平,各人相互利用以便得到所希望的结果,而不顾所利用的人的情绪和理智的倾向。这种利用表明了物质上的优势,或者地位、技能和运用机械的或财政的工具的优势。就亲子关系、师生关系、雇主和雇员关系、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而论,他们仍旧处在这个水平,  相似文献   
8.
1993年新西兰教育部发表了一份讨论性文件,题为《面向21世纪的教育》(Educ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以下简称《文件》),对新西兰21世纪的教育体系进行了总体设计,并定名为“无间隙教育体系”(The Seamless Education System)。本文将主要以《文件》为依据简要介绍这一教育体系的构成,并分析其特点,以展示新西兰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动向。 一、无间隙教育体系的结构 新西兰面向21世纪的无间隙教育体系包括家庭启蒙教育、幼儿教育、普通学校教育、各种方式的技能培训和高等教育等(见78页图),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师职后培训分三个层次,即市级培训、区级培训、校本研修。上海市教委历来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双名工程、优青工程、共享课程、暑期培训、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等,都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区级培训中,区县教师进修院校承担了大量的教师培训任务。区级培训虽然基本完成了每个阶段区县教师的培训任务,但显然不能充分满足区县内不同学段、不同学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师的多样化需求。因此,校本研修就显得非常重要。面对教育转型、内涵发展的新要求,有关校本研修的实践和理论,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我们很有必要对校本研修进行要素分析。  相似文献   
10.
成长中的孩子快乐不快乐、幸福不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课程形态及其实施状态。总体上,"快乐300分"活动课程,具有以下特点——目标明确有效:直接指向孩子的健康快乐,以"活跃身心、激发兴趣、发现特长、学会做人"为目标,基于学生的需要、发展学生的需求、引领孩子的追求,考虑到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