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威尼斯小艇名叫“刚朵拉”,意思是“漂浮的罐子”,是威尼斯水城的象征。它一股长约11米,宽1.4米,重75公斤,船体一律黑色,以人工摇橹作为动力。它的制作与造型富有象征的意义,船头上明亮发光、呈弧形弯曲的铁头架,意味着威尼斯公爵的号角——权力的象征,六个梳状齿代表着威尼斯的六个大区。  相似文献   
2.
幼儿到三四岁之后,好奇和探索的心理明显地增强起来。教师应结合游戏,积极组织科学小实验活动。在愉快的实验活动中,让幼儿的手、脑、口、眼等器官一齐活动起来,以有效地促进幼儿的思维活动,达到开发智力的目的。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活动,形式是多样的,教师可以在带领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时,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启发他们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从中选择实验的内容。如带领幼儿到公园游玩,观看花草树木,教师可启发儿童多想多问。看到有些小草干枯了,教师可有意识地问:为什么这些  相似文献   
3.
一些青年教师来信问我,应该怎样学习、运用"教学参考资料",这使我想起了一些人与事.晋代名将陶侃提倡"民生在勤".他平时把木匠造房留下的锯屑积聚起来,到春雨霏霏道路泥泞时,用来铺路,使行人大为便利;他又叫人把锯下的竹头搜集起来,后来桓温伐蜀统一国土时缺少造战船的钉子,这些竹头派上了大用场.可见,留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到某小学听二年级的语文课。老师在教学生字“眉”时,让学生把“眉笔”一词抄到本子上去。课后我问了一些学生,几乎百分之百不知道“眉笔”为何物。这不禁使我想起了韩干画马的故事。据说,唐明皇要著名画师韩干画马,并说:“你可先去御府看看我收藏的马画,可画得更好些。”韩干答:“不用了。陛下马厩里有几万匹马,它们都是我的老师,我还是先向它们学习吧。”于是他一头扎进御厩,边养马,边观察,边揣摩,终于画出了至今驰名中外的名马图。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年级的语文课。教师刚把一张有关骆宾王诗《鹅》的意境图挂到黑板上,正打算给大家朗读课文时,却见不少孩子已经拿着蜡笔给课文插图上的鹅涂着各种颜色了。她灵机一动,立刻改变了主意,亲切地说:“大白鹅,‘刚刚刚’,大家都见过。不少小朋友很会动脑筋。已经在给大白鹅打扮了!好,现在老师让每一个小朋友都来给插图上的鹅涂上适当的颜色。想一想,羽毛呀,脚掌呀,都是什么颜色。老师要看  相似文献   
6.
我以为教师也要有厨师功夫,善于加“佐料”。“佐料”恰到好处,教和学才能和谐统一,教学活动也才能有滋有味。试看几位小学特级教师的语文课: 教《海底世界》,开课第一句话是:“同学们,今天老师要把大家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小学生们睁大了好奇的眼睛,这时幻灯打出课题,他们顿时活跃起来。教《小猫钓鱼》,有的孩子在课堂上乐得咪咪叫、蹦蹦跳,老师不训斥,而表扬这些孩子会想象,并让没有叫过、跳过的孩子也叫一叫、跳一跳。老师把他们带进了童话世界里,谁还会淘气呢?  相似文献   
7.
“拼积”游戏是指幼儿用积木、塑胶粒(或五彩扭扣)、拼版(如七巧板)、小石子及其他构件一类的东西,模拟周围事物形象进行拼搭的的智力游戏。其根本特点是幼儿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进行创造,可以不断地花样翻新,百玩不厌。幼儿时期是发展智力的重要时期。“拼积”游戏通过对拼积材料的比较选择,造型设计,有利于培养幼儿初步的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拼积”游戏也是幼儿对客观事物从“再造”走向“创造”的过程,如幼儿玩积木时,开始只按图和成人的指点,后来能按自己想象来拼搭,并说“这是一座大桥”,这就是最初的创造活动。同时,“拼积”需要精细、灵巧的动作,这能使手指小肌群得到良好锻炼,从而刺激大脑皮层的“手指运动中枢”,有利于幼儿智能的全面提高。A、开展“拼积”游戏,首先要带领孩子观察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些思想的片断,未成为系统的教案,只是想为拟订教案提供一些探索的路子。 (一) 《鲁班学艺》(语文第十册30课)是一篇记叙春秋时期有名的能工巧匠鲁班拜师学艺的民间故事。它是在人民群众口头创作经广泛流传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因此不同于课本中其他的故事。它具有单纯而生  相似文献   
9.
一忌摩强附会,因字■义。恰当地运用板书,能加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因此板书需要有一定的形式美,使之排列有序,脉络清晰,才能更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深  相似文献   
10.
幼儿喜欢不停地活动。这种活动的主要动机虽然是为了获得愉快,但是若在活动稍有成就时,能立即得到成人的赞赏和鼓励,那么就会“强化”这种获得成就的情绪体验,激发孩子继续尝试的兴趣,以求得更大的“成就”。心理学研究认为,孩子在三岁前,每当智力活动方面有所成就时,如能适时地得到父母的鼓励,不仅能激起孩子当时的探索热情,而且入学之后,他的学习动机、兴趣、毅力和自制力都将比在三岁之前未获得过鼓励的孩子为好。因此,作父母的决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