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教学应变是教学艺术的高境界,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教学应变技巧很多。教学应变可分四步进行:处变不惊、寻找症结、解决问题和回归计划。教学应变的语用技巧随具体事件及教师的个性特征而变化多样。教学应变以教师具有博大诚挚的爱心、精通教育教学法、有能言善变的口才、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灵活机教的判断能力等为前提,常用的策略有扭转气氛,转移兴趣、捕捉时机、给以暗示、即兴幽默、因势利导等。  相似文献   
2.
周书霞  耿平 《华章》2007,(7):48
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是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关键环节.刑事讼诉法对此作了一些概括性的规定,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大多数证人不出庭作证的现象,背离了立法的原意.因此需要对之加以分析并完善.  相似文献   
3.
本文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PE-GC-MS)同时测定谷粮中硫丹及其代谢物的方法.样品经过正己烷提取、固相萃取拄净化,采用GC-MS检测,外标法定量.在此条件下,样品加标回收率在87.3%~110.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7%~3.9%之间(n=6),方法检出限(S/N=3)为0.002mg/kg~0.003mg/kg.该方法简便、快速,具有良好的灵敏度、重复性,可适用于谷粮中硫丹及其代谢物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我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先后建立了各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信用担保业起步较晚,仅仅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史,相关立法还存在很多不足,如信用担保行业无专门的法律规范、担保法及其解释的不足、法规立法层次较低等等,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建议通过修改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制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专门法律等措施,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在运作中有法可依,进而引导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耿平 《师道》2011,(2):38-38
身为老师,我们可能都熟知木桶效应、青蛙效应、蝴蝶效应等,却很少将教育与砌砖墙这事儿联系起来。这两件看似毫不相干的事情,我在与身为瓦工的表哥的交流中找到了关联。  相似文献   
6.
法律文化与法律制度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必须要关注的两个问题。法律文化是法律制度构建的基础,法律制度也对法律文化有相应的巩固和引导作用。我国尚处于社会转型期,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演进,但其仍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当前的法律制度构建依然要以传统法律文化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化进行引导,进而构建更完备的法律制度,而不可能一蹴而就。法律制度构建的目的不只是在于法律制度本身的完备性、发达性,还在于其对传统文化转型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现实生活中新旧教育体制的冲突,传统观念与社会现实的冲突,职业倦怠与职业幸福感的冲突,都削弱了教师的教育幸福指数.要提高教师的教育幸福指数,一方面需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教师更要学会科学运用各种有效方法,积极改善自身的"内部环境",才能使得自己工作的幸福指数一路攀升.  相似文献   
8.
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环境责任保险的定义、特点以及作用,总结目前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开展情况,提出完善我国环境保险制度的五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民事诉讼目的论作为民事诉讼三大基础理论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民事诉讼法面临重新修改、民事司法改革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之下,笔者试图在重新梳理各种民事诉讼目的观并进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倡导一种新型民事诉讼目的观,树立"民事权利保护与程序保障"二元论。此外,在理论的层面上达成统一之后,必须用民事诉讼目的观去引导具体诉讼制度的设计与运作,这不仅是民事诉讼整个体系保持一致性的需求,也是理论研究"效益"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耿平 《现代企业教育》2011,(10):129-130
本文拟对“城中村”改造现状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城中村”改造的主要矛盾,结合调研分析,依据河北省以及河北省三年大变样的要求,开展了“城中村”改造的基本思路研究;针对“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加快“城中村”改造的对策建议。首先提出了城中村改造中的一系列法律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城中村”土地征收合法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征收过程中的法律尴尬和解决法律问题的途径。最后,重点剖析了“城中村”改造中对失地农民的安置与法律保障问题,并提出了比较完备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