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回想 联想 猜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题是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解题途径的探求 ,是一个积极活跃的综合性的思维过程 .拿到一道数学题 ,有的人“会想” ,这样试试 ,那样想想 ,很快就找到了解题的“门路” ,有的人虽然苦思冥想 ,却还是不知从何下手 .解题时 ,到底应当想什么 ?怎样想 ?我们必须教会学生 .1 回  相似文献   
2.
a~2/b~2=c/d型的平面几何题,一般是较复杂的线段比例式,由于求证式两边非同次幂,常使学生感到棘手。本义举例说明此类题目的几种思考和分析途径,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浅谈课堂提问的艺术江苏省邳州市教师进修学校耿敏志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重要一环.一个好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迪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著名数学家G·波利亚指出:“尽量通过问题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谈课堂教学艺术的高潮江苏省邳州市教师进修学校耿敏志所谓教学艺术高潮,是指教师的教学给学生留下最深刻鲜明的印象,并得到学生最富于感情反应的时刻.这时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达到最佳配合状态,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反应敏感而强烈:或是因急于想知道结果而凝神思虑;或是因...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应用题的发展由量变到质变 ,出现了许多情境新颖 ,富有时代气息、有科学依据、切合实际更贴近生活的题型 .数学应用题作为高考的一道“大餐” ,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它是考核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信息迁移能力和数学思想发展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形式 ;也是当今国际数学教育向大众化和应用化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而如何将一个用文字语言叙述的应用题根据其实际意义概括抽象为一个纯粹的数学问题 ,同时抓住命题中所蕴含的数学信息 ,恰当准确地转变为一个数学模型 (即建模 ) ,则成为学生解应用题的一个“瓶颈” .纵观近年来各类数学刊…  相似文献   
6.
元认知理论认为,人们在从事认知活动时,有一个将自己的认知过程作为意识对象,对它进行自我知觉、自我评价、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过程,这一过程称为元认知能力,它与一般的认知能力是不同的。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7.
对含参数问题进行分类讨论是近年来高考试题中经常用到的,但它并非处处都是解决问题的上策。在强调树立和运用分类思想,把握分类标准的同时,还要注意克服动辄加以讨论的思维定势。要充分挖掘问题潜在的特殊性和简单性,多角度、全方位去审视参数,打破常规,简化或避免不必要的分类讨论,实现解题过程的优化。本文通过实例介绍几种常见的变通策略。  相似文献   
8.
导数在研究函数单调性中的应用和延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数与微分”这部分内容 ,是高中数学新教材试验修订本第三册选修本新增内容 .它为研究函数的性质 (特别是函数的单调性 )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具有广义的作用 ,教学大纲对于该部分内容突出一个“用”字 .即会用导数与微分概念公式及相关知识解决有关函数单调性和最值问题 ,本文例谈导数在研究函数单调性时的应用 .利用导数 ,函数的单调性判别法则为 :在区间B上 ,若 f′(x) >0 ,则 f(x)在B上是增函数 ;若 f′(x)<0 ,则 f(x)在B上是减函数 .反之 ,若 f(x)在B内可导 ,那么若 f(x)在B上是增 (减 )函数 ,一定有f′(x) ≥ 0 (≤ 0 ) .例 1 …  相似文献   
9.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是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能力等几个方面,而创新意识是创造的前提和关键,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机会,产生创新方法,启动创新思维,从而获得创新成果。数学教师应该立足教学实际,寓创新意识于数学教学之中,把传授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课堂教学应以创新要求为归宿。数学课堂教学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一、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创新教学的构成是研究性、引导性、发现性、归纳性等要素的有机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  相似文献   
10.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是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能力等几个方面,而创新意识是创造的前提和关键,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机会,产生创新方法,启动创新思维,从而获得创新成果.根据创造性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立足中学数学教学实际,寓创新意识于数学教学之中,把传授基础知识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是数学教师应该做的,而且是力所能及的工作.一、建立培养创新意识的良好环境罗杰斯指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