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引导学生“在课文里走一个来回”,领悟文章的思路和表达方法,这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张志公、叶圣陶等专家早就倡导的事。   因此,在“六段主动式”教学结构中,我们设置了“围绕重点,学习表达”这一环节,体现了读中学写、读写结合。从读中悟“写”的哪些方面,怎样“悟写”,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要体现不同年级段的要求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用 )要求处理好教学的阶段性,把握好不同年级听说读写的教学要求。中年级领悟表达的重点是进行段的训练,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准确用词、…  相似文献   
3.
为改变小学作文教学长期高耗低效的窘境,提高作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年来,我们对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进行了审视、调整和改革,逐步探索出了一种比较科学、高效的“学导式”小学作文教学基本模式。此教学模式是围绕一次作文的教学全过程设计的,分为互为关联的五个阶段:感受阶段(收集材料、体验情感、确定内容)———拟作阶段(独立写作)———评导阶段(对比评议优差两篇例文)———修改阶段(自改作文)———总结阶段(师生共同评定此次作文的得与失,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经验)。这五个阶段是学生全方位、多层次自我训练、完善、提高的过程,也是融教师指导、讲评为一体的作文教学过程。此教学模式既符合新大纲对作文教学的要求,又符合现代教学论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纵观本教学模式的各个阶段,学生实际上是在经历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即实践(感受、拟作)———认识(评导)———再实践(修改)———再认识(总结)。学生在这一次次的作文训练中,在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中,螺旋式地升华着自己的认识,提高着作文水平。此教学模式称之为“学导式”,是因为它是按照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来设计的。它的主旨是在教师必要的指导下,学生自主、主动、活泼地习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新大纲加强了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让学生多读多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要让学生读哪些书、怎样读的问题还在探索之中。昌邑市奎聚街办中心小学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他们所开设的“大阅读课”的五种课型互为因果,有机结合,较好地体现了读书能力养成的全过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