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发酵工程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酵工程是工业生物技术的核心内容,提高发酵工程课程授课质量,对于发酵工程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乃至对于促进工业生物技术产业发展都至关重要。本文从发酵工程课程体系与核心内容认知、教学内容补充与更新、不同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和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提高发酵工程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手段,供同行们参考指正。  相似文献   
2.
酶工程是酶学原理与化工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应用技术领域,是研究酶的生产和应用的一门学科,其应用遍及国民经济各个领域,酶工程是生物技术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技术产业化的重要环节。酶工程课程是生物工程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课程。当前,工业生物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如何教好酶工程,使学生充分认识酶工程在工业生物技术中的重要地位,掌握酶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做了一些改革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建设生物工程特色专业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随着生物工程产业的兴起,全国各类高等学校,都相继开办了生物工程专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2005年招收的生物技术及生物工程类本科和专科新生就达到20多万人,这相当于20多年前全围高考招生的规模。此外,生物工程产品研发周期长,需经过小试、中试、临床实验和产业化等多个步骤,对从业人员的实验技能、工程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经验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基层办学自主权正在逐步加大,校院两极管理体制为基层管理赋予了更多的责、权、利,在学校整体办学方针的指导下,学院可以更好的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增强学院办学活力,促进内涵发展,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然而长期以来一直习惯于按学校政策办事的二级学院,没有自身的相关规定与办法,只是一个二传手的角色,因此二级学院必须进行自身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才能完成学校赋予二级学院的使命.可以说改革既给学院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是对二级学院执政能力的一次考验.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结合本学院的实际情况,对学院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5.
高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二级学院的办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院办学活力,从而促进学院内涵发展和自主发展。高校二级学院长期以来一直习惯于按部就班地依据学校政策开展工作,缺乏自身的相关规定和办法。因此,必须大力推进二级学院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学院办学活力,从而更好地完成学校赋予的使命。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学院内部管理体制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改革。  相似文献   
6.
以实验室保藏的一株具有溶解血栓能力的芽孢杆菌(LJQ—NK)为出发菌株,通过形态学分析和16SrRNA比对,对菌株进行鉴定,更进一步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克隆纳豆激酶DNA片段⑤16SrRNA比对。结果表明LJQ-NK与已报道的纳豆激酶16SrRNA序列有99.9%以上的同源性,初步认定为一株纳豆芽孢杆菌。克隆获得1120bp的DNA片段,应用DNAMAN软件分析,与已报道的纳豆激酶编码基因(G129164926)存在两个碱基的差异,编码纳豆激酶开放阅读框区域序列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7.
生物工程专业开放实验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专业近几年开展开放实验教学的内容,总结了生物工程专业开放实验教学的一些特点与经验,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确处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充分发挥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作用,建立健全的科研与教学协调互动作用的保障机制,对促进高校健康和谐发展,培养生物工程领域高水平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专门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生物工程是由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化学工程、计算机科学等相互交叉结合发展而成的一门新兴复合学科,被视为人类21世纪三大前沿学科之一。  相似文献   
10.
做好生物工程专业实验室管理与维护,是保证科研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实验室内容涉及众多方面,管理异常复杂。本文就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独创的建设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