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拯救小鸭     
  相似文献   
2.
亲爱的弟弟:你好!三年前的秋天,在一个下着小雨的日子里,一个可爱的婴儿呱呱坠地,那就是你。你的到来让我成为姐姐,而你则成为了一面可以让我看到自己的镜子--因为有你,我学会了不断反思。有你,真好!那天,天气十分炎热,我的心情有点低落,闷闷地写着作业。  相似文献   
3.
正接手这个三年级,我发现班里除了几个能读课本,能考高分的同学外,真没有喜欢阅读的人。他们像多数农村孩子一样,喜欢在田间地头没头没脑地疯玩一气,看看蚂蚁搬家,挖挖钻泥的蚯蚓就让他们快乐而满足。他们的乐趣在自然,他们伟大的发现多来自于昆虫的特异习性。要让书籍驻扎进他们的心  相似文献   
4.
狗屎运     
人们不是喜欢用“走了狗屎运”来形容遇到意外惊喜吗?可我遇到了货真价实的狗屎,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我需要到超市买点吃的,我拿着钱,愉快地走在平坦的小路上。  相似文献   
5.
我有一间独立的书屋。在那里,我能跳转时空,在文字的世界任意驰骋。因为各类书籍与我“对话”的内容各不相同,所以,我虽端坐未动,实则与大文豪、大画家、大科学家等神交已久。拥有一间书屋,我就拥有了四季皆春的福祉,有了接纳我悲喜情绪的圣地,有了载梦而飞的自己。  相似文献   
6.
《今日教育》2011年第11期卷首刊登了于德明老师的文章《教育,岂可杀鸡做猴》,于老师在文中例举了教师“杀鸡儆猴”的一些现象,然后对这种“省事省力又省心”的做法提出质疑.认为“杀鸡儆猴”“其实就是在借教育之名.行伤害全体学生之实”,伤害了学生的心灵和自尊。读罢此文.笔者觉得其观点有值得商榷之处,不吐不快。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物流产业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培养物流人才和培养什么样的物流人才成为了众学者讨论的焦点,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开设道德银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但细想想就会发现,这样的教育方式在理念上不科学,在操作上难执行,更像管理者的一场作秀. 教育理念的缺失导致操作的不科学.先不说学生的所作所为是否都能被清楚地划分在好与不好的圈里,单说事件本身被赋予的加、减分值这一做法就是极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9.
她瘦瘦的,说不上高,但也说不上矮,瓜子脸,又大又亮的眼睛,散发出“美铝”般的光芒。她长得挺标致,可一头乱发就有损美女形象了,再加上她黑发上突显的n块头皮屑,以及嘴角、鼻头上常有的污迹,瞬间变得“别具风味”。她不常穿校服,常套一件类似麻将布所制的红色衣服。刷子李刷墙时须穿一身黑,以衬他刷墙的技艺高超,她穿着一身红,却是油迹、墨团一大堆,她比刷子李更像刷墙的——而且所用的材料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