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4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俗话说:信心多一份,成功多十分。”自信心是个体心理长期发展的产物,它反映了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与生活态度。儿童的自信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等活动。如果学生缺乏自信心,往往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制约学生的行为,束缚学生的思维,使做事学习有始无终。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所以帮助小学生从小树立自信心,身心健康地全面发展,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一、以激励为主,唤起自信心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这样比喻:我们面前有一块土地,土质不好,而且掺着碎石子,在农夫的眼里,它没有提供起码收成的…  相似文献   
2.
课堂导入是小学音乐课堂的关键组成部分,导入得当,便会增强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设计课堂导入才能增强整个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本文将针对这个问题对小学音乐课堂进行有效探讨。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信心多一份,成功多十分."自信心是个体心理长期发展的产物,它反映了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与生活态度.儿童的自信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等活动.如果学生缺乏自信心,往往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制约学生的行为,束缚学生的思维,使做事学习有始无终.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所以帮助小学生从小树立自信心,身心健康地全面发展,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一、体验式教学的意义思想品德课中的体验式教学,是指学生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视、听、嗅”等感官功能,去感知各种道德现象,用自己心灵的“触角”去体验人、事、物、境中所含的“知、情、意”等因素,通过情感的润滑和催化,达到提高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实施行为教育的目的。体验式教学是实现明理的催化剂。道德概念、道德观念是由外到内移入学生头脑的。这种“内心”过程,既是主体道德思维的成果,也是学生情感选择的结果。因此,借助体验在认识中融入情感因素,以情载理,才能促使明理目标的达成。相反,不重视体验式学习…  相似文献   
5.
一、体验式教学的意义 思想品德课中的体验式教学,是指学生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视、听、嗅"等感官功能,去感知各种道德现象,用自己心灵的"触角"去体验人、事、物、境中所含的"知、情、意"等因素,通过情感的润滑和催化,达到提高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实施行为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