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为什么说游戏是学前教育方法中的灵魂在学前教育领域,虽然人们对游戏还存在许多不同的见解,甚至迄今为止仍未给它下一个被广泛认同且能涵盖一切的终极定义,但游戏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极端重要性却是为人们普遍承认的。游戏是一种集自由性、趣味性和假想性于一体的玩耍活动和学习活动。由于游戏的这些属性与幼儿新鲜好奇、爱玩好动以及无忧无虑的年龄特征完全契合,因此,游戏——这一符合幼儿天性,且与他们快乐地生活、健康地成长有着密切联系的特殊活动,倍受幼儿的欢迎。实际上,幼儿无时不在“玩耍”,无处不在“游戏”。这也就决定了科学的学前教育方法更多地应该以或者说必须以游戏的面貌出现。以游戏作为常用的串联手段,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提高教育的效  相似文献   
2.
开栏小语每游览一个旅游景点,我们的心总会情不自禁地被感动,为自然的神奇,更为文化的神韵。有风景的地方就有文化。走过祖国的每一座山,每一处水,我们也在走过中华民族五千年乳汁般香甜醇厚、明月般清丽辉煌的文化。文化照耀着我们的人生,文化也滋润着我们的成长。愿我们开设的“主题文化阅读”栏目,能让你在阅读中品味文化,在对祖国山川的领略中涤荡心灵。  相似文献   
3.
随机事件(或称偶发事件)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或日常生活中偶然发生的,事先不可预料的,对其给予科学的解答能对幼儿产生积极影响的事件。比如,幼儿提出一个天真离奇的问题;做了一件有悖常理的“蠢事”;乃至捣蛋、顽皮、因违反规则而失去平衡摔了一跤等等。随机事件一般都包含有一个为什么的道理,这些“为什么”正是幼儿所要学习的重要内容。随机事件的重要性突出表现为它有使幼儿“吃一堑,长一智”的功能。通过随机事件进行教育,儿童比较容易接受。幼儿一般能通过随机事件,在老师或家长的解惑释疑中学到知识,受到启发。所以我们对  相似文献   
4.
早期定向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是学前教育的两个基本价值取向,正确认识并把握好这两个问题,应该说是每个幼教实际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之前就应解决的观念问题。但是在实践中,关于这两个问题的是非争论时有发生,尚未达成广泛的共识。其个中原因就在于以往在探讨、评价这个问题的时候,不论是赞同某一做法还是否定某一做法的观点,都有一个共  相似文献   
5.
德育在幼儿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它是全部幼儿教育的基石和重心。然而,幼儿的德育工作不仅仅重要,也最为复杂。因为它既是独立的,又广泛地渗透于幼儿教育工作的其它各项内容与活动之中,并有其特定的规律性。只有提纲挈领,抓住幼儿德育中最关键的工作环节,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为此,就要求教师在德育工作的实施中,始终明了和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综合课程(也称综合教育课程)的教学境界是相对教师而言的,特指教师所能达到的教学意境。在综合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所能达到的教学意境大致可以分为两重:一是教师的“有我境界”,二是教师的“无我境界”。前者是初级境界,后者是高级境界。了解综合课程教学的“境界”概念,认识不同境界的内在涵义,对于搞好综合课程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综合课程教学的“有我境界”“有我境界”是综合课程教学的第一重境界,或者说是初级境界。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师在每组织一次综合课程教  相似文献   
7.
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年龄特征决定了多种类别的学前教育课程(不论是综合课程还是各分科课程)都应该尽量以生动活泼的面貌出现 ,寓教于乐 ,寓教于游戏之中。学前教育的这一课程特点主要是通过教师个体的主观引导作用的科学发挥加以实现的 ,而教师主观引导作用的外在表现形式又主要是由激情和理智这两种情绪状态构成。因此 ,弄清激情、理智的概念及其在幼教课程中的相应作用 ,对提高幼儿教育水平、加深对学前教育课程的特点认识都是大有裨益的。、激情与理智是幼教课程中教师必须显著持有的二种基本情态激情与理智在学前教育课程中是…  相似文献   
8.
审计工作人员要想取得被审计单位和有关人员的理解、支持和密切配合 ,就必须十分讲究语言沟通艺术 ,在语言运用上坚持做到“六忌”。  相似文献   
9.
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大都比较重视教育手段的变化与更新。这种做法符合学前儿童好奇的心理特征,对于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是有益的。然而,观察实验表明,在学前教育中仅仅注重手段的变化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教育手段实施过程中各种要素的和谐结合与运用。这里所讲的“教育手段实施过程的各种要素”,是指诸多教育手段从实施到完成的过程中,能左右其实施效果的带有共性的各种主要因素。这些因素概括起来,大致包括三方面:①环境气氛;②客体(幼儿)情绪;③主体(教师)感染力。环境气氛、客体情绪、主体感染力之间的和谐是学前教育手段实施过程中应当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一种好的教育手段(方法),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实施都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的。只有当环境气氛适宜、客体情绪高涨和主体感染力强烈的情形同时产生,即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教育纲要》(草案)自一九八一年由国家颁布、试行以来,促进了我国学前教育的规范化程度和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按“纲要”进行教学,是对幼儿园的基本要求。很据几年来的实践情况看,只有在透彻掌握“纲要”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完成规定的学前教育任务,实现“纲要”提出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