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居民是社区教育参与的主体,参与意图会直接影响到社区教育的效果。本文以理性行为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社区教育参与意图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数据,检验了态度和主观规范如何影响居民的社区教育参与意图。在本项研究中,态度包括积极态度和消极态度两个变量,主观规范包括规范信念和依从动机两个变量。研究结果表明:规范信念、依从动机和积极态度对社区教育参与意图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效果,消极态度与参与意图之间的关系则不明显。研究结果也揭示了与依从动机和积极态度相比,规范信念能更好地预测居民的社区教育参与动机。  相似文献   
2.
统计观念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10个核心概念之一,而数据分析则是统计的核心。要使学生逐步建立统计观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他们真正投入到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中,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下面,我以《条形统计图》一课为例,谈谈在统计教学中如何整合校本课程,进行教材再构,以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相似文献   
3.
胡建群 《现代教学》2010,(1):122-123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五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它对小学数学教学以及学生数学学习,具有直接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诊断功能。我校数学组近年来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发展性评价进行了初探,运用评价功能点燃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也促进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创业自我效能感时于农村社区教育理论建设与实践指导都起到重要作用.创业自我效能感作为个体研究的心理认知理论时于建设怎么样的农村社区教育模式起到支撑作用.本文中主要就创业自我效能感对于农村社区教育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学生的心理问题总趋势是随年龄增加而递增的.据调查在校生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低年级小学生约为7%,高年级约为16%。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社会、家庭、校园等成长环境灌输给孩子的信息偏颇.导致孩子形成多疑、焦虑、冷漠、狭隘与狂妄等不良心理。  相似文献   
6.
“社会”学科是一门社会性很强的学科 ,通过社会课的教学 ,可使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世界、认识社会 ,也能使学生的能力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全面提高。社会学科教师应把优化课堂教学手段 ,促进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作为教学的着力点 ,从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课堂教学手段如何优化 ,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体现启发式小学生和成人一样生活在社会群体环境中 ,他们对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并不陌生 ,具有一定的肤浅的认识。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从他们常见的比较熟悉的一些事例出发 ,由近及远 ,由浅入深 ,由…  相似文献   
7.
8.
社区教育是社会与学习的有机结合体,如何构建学习型社会,实现终身教育的目标是各个省市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资源基础理论出发探索具有宁波特色的社区教育发展战略,以期从理论上促进宁波市的社区教育发展,使社区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模式更加多样,师资更加专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