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霍氏姐弟的《红楼解梦》前些年轰动一时,其最根本的观点是:《红楼梦》隐写了“一部历史”,实质上是“一部史书”。霍氏姐弟赖以立论的,主要有四大概念——“野史”、“史公”、“《春秋》微词”和“史家曲笔”,但是他们根本漠视这些概念的文学意蕴,对其做了错误的理解。因此,《红楼解梦》建立在这些错误理解上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3.
柳宗元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 ,他积极参与并领导了“永贞革新”。在革新失败前夕 ,他借给王母写墓志之机热情讴歌革新领袖王叔文。元和十年永贞党人再次遭贬 ,刘禹锡处罚最重 ,远贬播州。其时刘母年事已高 ,承受不了旅途的颠簸劳顿。柳宗元冒着触怒宪宗的危险 ,上奏请求与刘禹锡对调。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前后的表现 ,充分显示出他对革新事业、对同志的忠贞和对朋友深笃的情义 ,展现了率直、果敢的个性  相似文献   
4.
王粲是建安文学史上“七子之冠冕”,其诗号称“五言之冠冕”。王粲的诗歌创作随其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形成了前、后不同的风格特色。前期寄人篱下,怀才不遇,多哀伤、沉郁之情,诗风苍凉悲慨。后期政治上深得重用,尽展才华,心情乐观开朗,诗风慷慨豪壮。  相似文献   
5.
孟子以“好辨”,“善辨”称,其“好辨”,是由于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时代风气使然,其:善辨”,则不仅得力于其灵活多变的论辨技巧,更得力于其具有针对性的论辨战术,尤其得力于其“养气”,“知言”的论辨战略和浩然正气的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6.
7.
鲁迅说 :“文章怎样做 ,我说不出来 ,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的 ,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吕淑湘说 :“问语文学得好的人 ,都说是课外看书。”显然 ,多读书就是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效途径。“新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 ,重视语言积累 ,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因此 ,我们要扬起课外阅读之帆 ,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一、激发兴趣 ,增强扬帆动力。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 ,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 ,学生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活动中去。1 榜样激励。榜样能使学生产…  相似文献   
8.
“精”“略”交互 “略”而不“简”——《走向生活》教学设计与评析!福建@胡明清 !特级教师@李霖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六年制第八册第一单元习作,要求以《假如我是……》为题,有顺序地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写出来,尽量做到想象丰富,内容具体。为了激活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自由抒发美好愿望,本次习作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王粲是建安时期的重要诗人之一,号称“七子之冠冕”,其诗在建安诗坛独树一帜,被誉为“五言之冠冕”。王粲的诗可以分为两期三类,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前期的五言诗苍凉悲慨,志深笔长;前期的四言诗情至语质,文当而整;后期的五言诗莽苍雄阔,笔势浩荡。我们既要重视以《七哀诗》其一、其二为代表的前期诗作,也应该给以《从军诗》为代表的后期诗作以充分评价,因为它们分别体现了建安诗风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