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让学生喜欢数学,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把学习数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些现代数学教学观念与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和谐统一的,其一致性表现在都是以学生乐学为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以学生会学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目的。可以说,乐学、会学。发展,构成了现代数学教学的主旋律。乐学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认知过程中,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绪体验。积极的情绪体验,如喜悦、高兴等有助于激发和强化学生的认知兴趣;消极的情绪体验如焦虑、沮丧等则会妨碍学生的认知活动的开展。因此,现代教育特别重视情感因素在学生认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决定了它的发展更加需要公平,而广大农村的基础教育更加需要公平。但是,我国农村的基础教育存在着严重不公平的现象,这不仅会对农村教育和全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且也会制约农村、甚至是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试图在分析农村基础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更好地解决农村基础教育的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公办学校中,外来农民工子女的学习问题越来越成为困扰广大教师的一个难题。调查资料显示,昆明市公办学校中外来农民工子女的与属地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抱负水平有显著的差异,总体水平低于属地学生,成为影响外来农民工子女的学习效果重要因素。公办学校的教师应重视对外来农民工子女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针对性指导,提供他们体验成功学习活动的平台,提高学习自信心,从而促进学生进步,达到健康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大学生中性化逐渐成为一种大学校园中的流行现象,这种现象的形成是家庭教育、社会发展、学校环境和个人个性化追求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大学生中性化现象,我们要看到它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加强性别平等教育和性别角色教育,引导大学生培养双性化气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们的教育研究越来越重视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这一问题。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符合时代特征的一种全新的教育发展观与教育理念,也是我国教育政策的一个重要的取向以及价值选择。文章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出发,探讨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依据以及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策略,以期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采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 CCSAS)对云南省四所高校的1917名学生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发现:云南省大学新生的总体适应与全国大学生常模没有差异,但群体间存在一定差异。男大学新生的总体适应、择业适应和情绪适应显著好于女大学新生;汉族大学新生的自我适应显著好于少数民族大学新生;非独生子女的学习适应显著好于独生子女,但在人际关系、校园生活、情绪适应、自我适应、自我满意度以及总体适应上均不如独生子女;来自农村的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能力最好,但人际关系适应最差,来自大城市大学新生的情绪适应较好,对大学生活的满意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7.
教师职业情感是教师自我提高,建构良好教育教学行为的内在动力。本文首先阐述了良好的教师职业情感的主要体现,并提出了当前教师职业情感培养中的突出问题,并论述了教师职业情感培养的措施,即制定计划,把情感教育纳入日常课堂教学中;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培养教师职业情感。  相似文献   
8.
在课堂教学这一特定环境中,教师在利用语言传递知识的同时,还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着非语言手段。不同方式的非语言技能的使用会有不同的教育结果。良好的非语言技能既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表现,也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所以教师应该了解课堂教学的特定性,关注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需要,重视自身非语言技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