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1.
初中和小学的科学教育教学在科学概念上存在差异,因两个学段共享一个课标,但教材内容的衔接却与之不完全吻合,故小学和初中科学教师都期待尽早实现小学科学与初中科学有效衔接。教师分析梳理中小学教材中复现的教学内容,将数字化实验嵌入衔接性探究活动中,利用数形转换、概念建模等功能,能够优化衔接性探究活动,促进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学顺利过渡。  相似文献   
2.
3.
<正>数据处理类实验是小学科学探究的常态模式。数据是事实,把数据中的信息集中、萃取和提炼出来,就可以找到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数据处理类实验是小学科学探究的常态模式。数据是实验、测量、观察、调查结果的呈现,蕴含着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通过整理和分析数据,我们可以揭示规律,形成结论,建构概念。因此,数据处理类实验是指利用探究活动获取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揭示事物规律,推导探究结论,验证实验假设,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极为普遍。获取、呈现、分析实验数据,是小学科学探究的重要过程,其主要的探究活动形式是利用实验数据揭示规律,在学生数据意识提高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这一切都  相似文献   
4.
舒俊波 《科学课》2009,(10):16-19
一、思维策略的重要性 知识是无限的,而人所能掌握的知识却十分有限。如何利用所学的知识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思维的策略。思维是智力的核心,也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思维策略是指个体在信息加工过程中采用的一些解决问题的计划和方法,它直接影响着问题解决的速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