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来,江苏省制定出台的教师“流动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热议。可以说,制定这项制度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通过教师的流动与调配.对久治未愈的“择校热”进行降温,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但是,教师“流动制”对均衡教育资源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实行教师“流动制”能否遏制家长“择校热”?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2.
教坛新秀     
范梅青 1991年,20岁的范梅青迈出了南京晓庄师范的校门,来到扬州市郊区双桥实验小学任教。 在5年的教学历程中,她凭着顽强的毅力和开拓进取的精神,潜  相似文献   
3.
特殊教育是指运用特殊设备,采用特殊的教育教学方法,通过特殊的教育和教学,传授特殊设计的课程,促进特殊的儿童身心发展的活动,这一特殊教育的定义为大家普遍所接受。问题是人们对这定义的认识并不十分充分,一般人们认为,特殊教育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特殊的教育对象,二是特殊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特殊的教育对象,决定了特殊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这种认识似科忽略了一个极重要的内容,那就是特殊的教育目标。它们7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特殊的教育对象决定了特殊的教育目标,从而才最终决定了特殊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应该说特殊的教育目标与特殊的教育对象一样,都是确定特殊的教育内容与方法的前提和依据。但确有不少特教学校由于忽略对特殊教育目标的深入研究、认识和理解,往往将特教的目标与普教的目标混为一谈,结果使得特殊教育的内容与方法(除一些技巧性的手段)与普通教育没有什么大的差别,这一点在增智类的学校尤为突出。这样,我们的特殊教育有意无地便把一批本应特殊对等的特教对象,硬是塞进了普通教育应试的洪流中,而现在,即使是普通教育,也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迅速的转轨。毫无疑问题,特殊教育如果不很好地研究自己独特的教育对象,明确自己特有的教育目标,选定能够适合特教对象,达成特教目标的特教内容与方法,实行真正意义上的特殊教育,而盲目地跟着普教走是没有出路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