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6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在教育上有不少共同之处。近几十年来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同,使教育制度、教育内容等有了一定的差异。这里仅对高中物理教材作些比较,找出主要异同点,吸收其积极因素,以推动我们当前中学物理教学的改革。从长远来看更为我们海峡两岸的统一、为祖国统一后推进新时期中华民族基础教育的腾飞做一些必要的了解和准备。  相似文献   
2.
深化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教学实践,从实验教学内容体系调整、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实验考核制度完善、实验教学条件优化等方面,介绍了武汉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创新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举措和成效.  相似文献   
3.
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明义 《物理教师》2005,26(9):12-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就提出了转变教学方式的任务,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地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但如何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则是当前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领域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其中如何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一个焦点,因此,在当前物理教学改革中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兴奋点,笔者在日常的教学调研工作中也看到了广大教师在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方而,做了大量的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但我们从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本文想结合笔者在调研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对物理学科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现状与所存在的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从科学理论和科学与技术发展的趋势以及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出发,阐述了当代科技和社会发展对综合性人才的呼唤,以及教育的功能.同时剖析了目前学校学科课程的形成过程及单学科教学的利与弊.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基础教育适当软化已有的学科边界,从大科学观出发,使我们的基础教育能真正培养出适应新世纪的创新人才.最后,结合我国目前所进行的综合性科学(理科)课程教改试验的实际,从教育观念、师资培训、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已知的化合物中,有机化合物占了绝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的应用已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学习有机化合物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接上期)5【实验4—6】氯离子的检验(1)实验分析在初中化学及高中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中,已经涉及到氯离子检验,学生对这个实验并不陌生,基本方法已经了解。本实验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离子检验时要注意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相似文献   
7.
1999年的高考试题中,除了3个实验题以外,出现了8个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题(2、5、6、7、8、10、14、21),这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是不多见的,它标志着今后高考物理改革的方向。从1999年高考的阅卷统计情况来看,考生对这样联系实际的问题解答的情况却不令人满意,相关各题的具体统  相似文献   
8.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美,教学中也不缺少美,关键在于能否从中敏锐地捕捉到。化学美包括物质结构的对称美和不对称美、化学实验中的变化美、化学家故事带来的情景美等内容。笔者在化学教学中尝试让学生发现美、理解美、享受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实现化学课堂教学的优质化。一、物质结构的对称美。晶体的结构是让学生体验物质结构对称美的好素材。教材中的许多晶体,如NaCl晶体、金刚石晶体、石墨晶体、干冰晶体、金属晶体等,不仅它们…  相似文献   
9.
孙京 《兰台世界》2016,(15):103-105
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陕甘根据地作为中国共产党硕果仅存的根据地,对红军顺利落脚陕北、实现战略转移发挥了重要作用。陕甘根据地不仅使中央红军长征有了最终的落脚点,而且对处于困境中的中央红军给予了极为关键性的补充,并推动了红军三大主力的大会师。中共中央立足陕甘根据地新的大本营,在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基础上,领导各路红军,实现了革命大本营的转移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10.
苏明义 《物理教师》2011,32(7):55-56
1总体评价 2011年高考已有20个省、市、区迎来了课改以后的高中毕业生,其中有12个省、市、区的理综试题使用全国统一命制的“课标卷”.2011年是全国统一命制“课标卷”的第5年,在稳中求变的指导思想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