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篇
教育   87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优胜劣汰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新乡市无线电总厂是河南省破产企业中规模最大的一家国有企业,把该厂作为一个破产案例来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总厂始建于1968年,现有职工1009人,其中离退休职工192人,下属6个分厂,5个经营性公司。生产性房屋建筑面积1.454万平方米。建厂以来,曾先后生产过军用电台、收音机、录音机、黑白电视机、录家机、医疗器械等电子产品,曾有过辉煌的兴旺发展时期。随着国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该厂由于外部和内部的各种原因,从80年代中期以后生产经营形势逐步恶化。…  相似文献   
2.
超高强铝合金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超高强铝合金的三个发展阶段,评述了超高强铝合金的熔体净化技术和强韧化技术,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一、引导自学:叶圣陶的基本教学思想早在1916年,叶圣陶先生就明确提出:学校教学应对儿童“采用自学辅导主义”,“务以养成其自力研修之习惯”。不久,他又指出:“将来的人生事实是只顾进步,没有穷尽的;所以最要紧是练成他们‘处置未来,进而为更高尚的人的自动能力’。”从那以后,直至80年代,“引导自学”作为叶圣陶先生基本的教学思想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是一种操作。在作文教学中应进行创造思维训练,这个理论大家都能接受,可是一到课堂教学中,不少人又觉得做起来特别困难,或者虽然试着做了,效果不佳。什么原因呢?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解决好如何操作的问题。怎样在一堂作文课内对学生进行创造思维训练,收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实效呢?具体的方法当然很多,并且因创造任务和创造主体的不同而不同,但有三个基本问题是每次课堂训练都需加以考虑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大型企业的经营方式已发生深刻变化,普遍实行了经营承包责任制。它使企业增强了活力,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在新的形势下,大型企业的职工教育领域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认识问题:由于历史的社会的原因,目前不少企业厂矿长还没有真切地认识到“成人教育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必要条件。”对于大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在投身社会变革和文化教育改革实践中,批判继承中国教育和学习的优良传统,吸取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的合理成分,总结自五四以来我国包括他本人丰富的教育改革特别是语文教学改革思想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7.
为了推动读者自学,促进人才成长,湘潭市图书馆于去年12月5日召开了读者自学经验座谈会,会上有上十名读者相继发言。这些发言从不同角度总结了利用图书馆自学的经验体会。现将发言摘要刊载如下,以有志于自学成才的读者。  相似文献   
8.
随着语篇语言学的发展,语篇连贯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基于基本的认知机制如隐喻和转喻从认知角度探究语篇连贯。再者,建立在语义关联基础上的认知推理也能很好地解释语篇连贯。  相似文献   
9.
21世纪语文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要求,注重培养中华民族成员的创新精神,必须基于对传统语文教育的批判继承和发展。传统语文教育是在我国古代社会和汉语文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和演化的。其间,它经历了先秦汉语文教育的滥觞、秦汉古典书面语言教学的强化、魏晋南北朝文学教育的自觉、隋唐五代汉语文教育的繁荣、宋元古代语文教学体系的形成、明清古代语文教学的终结。历史地辩证地对传统语文教育进行再认识,就会发现,它是多元的、发展的,它既包含了后来占据主导地位的古典主义和利禄主义封建糟粕,又在其多元的否定之否定的历史中产生和积淀了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并导致对自身积极否定的思想精华。这些思想精华概括起来就是: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贵在自得的主体建构;注重感悟的思维方式;质疑革新的精神动力。它们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我们民族创新精神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点,反映了我们民族进步和民族优秀文化教育的灵魂,在新世纪语文教育以至整个教育中需要进一步弘扬与升华。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