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构建和谐课堂师生共同成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和谐课堂,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孜孜追求的理想目标。和谐课堂具有真实性、有序性、有效性、公平民主性、自主性、互动性、创生性等基本特征。构建和谐课堂可以从明确构建和谐课堂主体的职责、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制度环境、心理环境、物质环境以及协调课堂外部环境入手。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素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树立起科学的"数学素养观",对数学课程改革顺利进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数学素养"是指在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后天严格的数学学习活动获得的、融于身心中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是对学生当前和未来生活有着重要影响的数学综合素质,包括数学的认知结构、数学能力、数学意识、对数学的情感态度和意志等等几个方面,具有整体性、基础性、发展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论小学数学直觉思维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直觉思维是数学思维的一种基本成分,是数学活动中的一种认知过程和思维方式的直觉。它具有非逻辑性、直接性、模糊性、或然性等主要特征。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从打好学生数学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大胆猜测想象能力、多向思维能力和对数学美的感受与鉴赏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4.
数学意识即主体能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用数学的思维、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感知、分析、处理问题的心理认知活动和思维习惯;是数学思维和数学思想方法在人脑中的综合;对主体的数学活动具有调节、监控和指导作用。数学意识具有自觉性、能动性和发展性特征。影响数学意识的因素有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维、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情感等。在新课标中体现为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和应用意识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