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吉檀迦利》作为泰戈尔后期“献神诗”的代表作,不仅具有极其灼目的艺术成就,而且包含了深邃的宗教意蕴。它上承奥义书关于“梵我合一”和虔诚派关于“神人之爱”的宗教哲学,运用丰富、灵动的艺术手法,显示神意就活生生地隐含在天地万象之中,表达诗人对于终极神性的无限追慕。  相似文献   
2.
试论文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时期以来,文学在社会经济多种因素的挤压下,被迫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一些作家那里,也出现了放弃社会责任的不良倾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文学可以起到改善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品格、帮助协调社会矛盾的作用,从而增进社会的和谐程度。  相似文献   
3.
陶渊明其人其文之所以在后世能够获得比生前更高的地位,不在其诗文的华丽上,而在其人生境界明显高出了魏晋时代绝大多数其他作家.陶渊明生平活动与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率真本性、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归隐情趣,达到了人生境界真善美的高度统一.由于陶渊明的人格与作品曾对中国文学史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因此,解读陶渊明人生境界中的真善美,对于中国文学史的研究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是一位善于驾驭语言的大师。他以大量生动巧妙的比喻来形象地阐明深刻的哲理,把理论思维与形象思维有机地融合起来,从而增添了语言的艺术魅力,留下了宝贵的语言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卢乐珍  苏蔓 《家庭教育》2005,(12B):32-33
宝宝越长越大,脾气却越来越坏,动不动就大发雷霆,好像一个小暴君、虽说任性有时是年龄特征的自然表现,但也需要一些应对方法,方法不当.自然达不到效果了。  相似文献   
6.
试论苏轼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以其带有强烈人文主义精神的文学观念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禁欲主义思潮作出了否定,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学人文主义运动的兴起。苏轼在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儒道互补人格模式,成为封建时代后期知识分子奉行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俗文化的特征与社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俗文化具有多样性与复合性、地域性、实用性、群众性、传承性的特征。它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具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规范道德、维护社会和谐、提升生活质量、培育审美意识等功能,这些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活动。民俗文化的这些特征和功能,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诗经》《楚辞》开始,我国历代诗人对秋天作了大量动人心魄的抒写。出于一种深切的生命关怀,这些作品中大都饱含一股悲慨之气,形成了一种广阔的文士悲秋现象。但是在这些悲秋诗中,又有着沉抑哀伤的悲凉类型与激扬奋发的悲壮风范之分,并分别在一代诗人的作品中表现出了丰富多彩的形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