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7篇
科学研究   26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教材分析《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这一节内容在新教材中的地位仍是十分重要的,它上承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平衡的建立过程,下启有关速率、平衡的“综合图像”分析和等效平衡,因此,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这一节内容.该节内容的重难点是理解并学会应用“勒夏特列”原理.会做“初级”速率、平衡图像.  相似文献   
2.
张三丰  王宗岳  林俊岸 《武当》2011,(11):13-15
十三势行功心解·释说(注:为区别于上篇,特更名为《十三势行功心解·释说》。)以心行气,务使沉着,乃能收敛入骨,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也。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换虚实须留意也。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所谓气遍身躯不稍滞也。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所谓静中触动,动中犹静也。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所谓因敌变化示神奇也。曲中  相似文献   
3.
沈从文“读大书”的教育经历,使他获得了学校教育无法养成的多种智慧、能力和品质。他“读大书”的教育观念蕴含着中国传统“天人舍一”的文化精神,对当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在遵循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下,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强调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而语文教学尤其是在阅读教  相似文献   
5.
苟喜钱 《成才之路》2011,(13):66-66
新课程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的课堂要多给学生创设相互交流的空间、时间,让学生在自主研究合作中产生真知灼见,使我们的教学过程在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感染、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中生成新知识。让我们的教师与新课程改  相似文献   
6.
课堂提问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通过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情境,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教学手段。科学有序、层层递进的设问,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对于课堂提问还存在一些认识和技术上的问题,本人就初中地理课堂提问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虽然越来越多的教师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但就目前学生思维状况来看,仍很不充分。下面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认识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学习数学课程的目标,教会学生学会数学,会学数学,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意义重大,是一个数学教师的责任和使命。而上好每节数学课是学习数学的关键之所在,师生双方共同努力,是上好课的前提。当然,教师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数学素养,准确的数学表达,渊博的知识,还要有感染学生的人格魅力,才能组织好课堂,有效地驾驭课堂,具体到数学课堂,还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9.
苟大权 《学语文》2007,(4):45-45
在古代乐府歌辞中,《孔雀东南飞》以纯美的爱情故事,和别具特色的语言风格为人传诵,是描写男女婚恋题材的绝代名篇。乐府诗辞最初源于民间创作,配乐歌唱的特点赋予它和谐的韵律和明快的节奏。这种文体,“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  相似文献   
10.
李贽的"童心说"向来在文学理论研究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他的小说评点研究更是开了明清小说评点的先河。试以容与堂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为例,研究其思想及在小说评点中所提出的人物形象塑造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