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国学教育的理性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国学自身魅力、教育发展内部问题等多方面原因,国学教育在全国各地呈现出了迅猛发展的势头。但是,国学教育作为教育界刚刚兴起的事物,人们对此易于出现较为迷惘的情感倾向和极端的行为举措。为此,我们应该详尽了解国学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走向,理性地分析其利弊和发展中的问题,并以泰然、辩证和科学的态度对待当今的国学教育,才能为今后国学教育提供一个较为科学、清醒的发展路线。  相似文献   
3.
4.
西南大学廖其发教授的著作《中国幼儿教育史》于2007年6月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幼儿教育研究领域的又一力作,也是对教育史学论著突破传统与创新的一次拓展性探索。著者在《中国幼儿教育史》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位教育史研究者“大教育史观”的胸怀和关怀实践的意识、责任与气魄,在追求教育理想的神圣道路上,以执着的精神和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在践行着“大教育史观”,  相似文献   
5.
教育现代化是当今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但人们对其认识并不一致。新时代教育现代化是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要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需要,以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核心,不断推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境、师资队伍等全面实现现代化,从而建立一个有序的教育治理体系的过程。新时代教育现代化是实现新时代民族振兴的关键支撑,是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石,是实现新时代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先决条件,是实现新时代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教育现代化的表现形式多样,包括教育的普及化、公平化、优质化、国际化、信息化和保障制度化。其中,普及化是根本、公平化是基础、优质化是重点、国际化是关键、信息化是核心,保障制度化是支撑。  相似文献   
6.
重大疫情对于教育发展不仅仅是一次挑战,更是重要的教育契机。挖掘重大疫情的课程价值对于从根本上提高教育对重大疫情的应对能力以及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重大疫情的课程价值全面体现在对学生文化基础、社会参与和自主发展三大维度六大核心素养发展的促进上。实现重大疫情的课程价值应做到三个"统筹",即统筹三级课程共同回应重大疫情资源,统筹项目式学习和学科渗透双向并举开展重大疫情课程,统筹家校社合力推进重大疫情课程实施。  相似文献   
7.
一个多世纪以来,对于教育学科的反思与争论从未停止过,尤其是元教育学的发展更加激发了教育学者的学科自觉。基础教育学对于教育学学科尊严拾回、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和教育强国建设具有基础性意义。然而,当教育学学科体系中学前教育学、职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发展日臻成熟,面向最具基础性地位、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研究群体最多的基础教育之“学”长期以来却是缺失的。从知识逻辑、社会需求逻辑和政策逻辑来看,基础教育学在教育学学科体系中理应有其“合法”地位。基于学科边界和基础教育本质属性的认识,基础教育学是研究基础教育对于个体发展、教育发展、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价值和影响机制的学科,这也成为基础教育学的学科边界及其内部划分、处理与其他学科关系的依据。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学的重要使命在于追寻基础教育的“变”与“不变”,探寻基础教育的“中国根基”与“世界话语”。为此,应构建具有文化基因和实践基因的基础教育学理论体系,以及相关的学科保障制度。基础教育学的建设将为教育学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其从稚嫩走向成熟,需要基础教育研究者的学科自觉以及基础教育实践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8.
“县中塌陷”已成为当前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刻不容缓的问题。“县中塌陷”映射出了当前高中教育发展面临的重重危机,即“唯分数”主导下学生个性的失语,“唯升学”主导下高中多样化功能的失位,功利主义教育逻辑主导下高中教育秩序的失范,“分数GDP”主导下教育伦理与责任的失守。“县中塌陷”将抑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增强教育不公平的叠加效应,影响教育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加剧社会阶层固化。为此,特色发展逻辑应是当下县域普通高中振兴应遵循的基本逻辑。县中振兴的特色发展逻辑意味着县中发展在质量观、公平观、资源观和方法论上的全面转向。以特色发展促进县中振兴的关键在于:建立“以市为主”统筹规划县中特色发展的体制机制,构建“以学科特色为主导、以地域文化为底色”的学生个性发展支持系统,构建县中特色发展的专业支持系统,多方协同实现县中办学自主权的释放和增能。  相似文献   
9.
10.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在变革中腾飞,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分析基础教育的变革脉络和变革方法论对于我国基础教育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我国基础教育在价值取向上,从效率取向转向效率公平兼顾取向;在发展理念上,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在发展方式上,从规范发展转向特色发展;在发展形态上,从传统教育转向未来教育.而就我国基础教育变革的方法论而言,在变革单位上,从宏观转向中观;在变革方式上,从外部变革转向内部变革;在变革力量上,从自上而下单一力量转向多元力量;在变革思维上,从线性思维转向系统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