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许多教师对学生在课外的阅读缺少必要的引导与束缚,使得阅读教学缺失了最重要的一环。在小学高年级开展阅读活动课的教学实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1.活动形式多样阅读活动课目的在于提高阅读的质量、提高学生自我实践探索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海伦·凯勒     
1880年,海伦·凯勒出生在美国。不幸的小海伦,在生了一场重病之后,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天哪,谁能想到,当时她才是一个一岁半的娃娃呀!从此,小海伦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她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她不能喊一声"妈妈",也不能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她变得暴躁起来,脾气越来越坏。就在这时,家庭教师安妮·沙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总目标"中也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在"实施建议"中也写道:"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新课程多次对"体验"一词加以反复强调,作为语文教师,值得深思,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4.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常规的教法,无非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学习说明方法,了解金字塔的有关知识.仅此教学,学生收获的仅仅是一些说明方法,但学生并不能真正地走进文字,走进文章的灵魂,走进金字塔,走进埃及,走进古文明.有了这样的困惑,我反复地研读教材时,"傲对碧空"一词跳人了我的眼帘,我想,如果我就是埃及的金字塔,我凭什么傲对碧空呢?于是,我决定抓住这个文眼,以拟人的方法来教学全文.  相似文献   
5.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常规的教法,无非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学习说明方法,了解金字塔的有关知识。仅此教学,学生收获的仅仅是一些说明方法,但学生并不能真正地走进文字,走进文章的灵魂,走进金字塔,走进埃及,走进古文明。  相似文献   
6.
一、案例描述 最近,我听了我校一位青年教师执教的《东方明珠》一课。 课中,老师拿出城市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学生无不惊叹香港街市的热闹与繁荣。接着老师进行看图说话训练,让学生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自己看到的图景。很多同学说得都不错,这时一位男同学站起来答道:“连绵起伏!”老师先是一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