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
演讲词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体。它既具有书面文体文章的各种特点,又适合口头朗诵。演讲词有其独特待的文体特点,演讲词的解释应遵循相应的翻译原则。比较对林肯《葛底斯堡演说》的两个中译文,结合实际的译例,指出翻译在忠实传达原意的基础上,要做到辞义并举,形神兼备。  相似文献   
2.
荆素蓉  王琦 《编辑之友》2010,(10):114-115,118
一引言 人类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需求使翻译活动成为必要,而要使其成为可能还取决于实现翻译传播的社会设施是否具备.所谓翻译传播的社会设施是指社会所提供的可使译作得以流通消费的翻译传播机构,主要包括出版社、报纸杂志编辑部、书店等.这些机构设施通过出版、刊载、销售等形式使翻译作品成为大众的欣赏对象.这样,翻译活动的价值在经历了翻译生产、传播和消费等社会化过程之后才能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3.
《梁遇春散文全编》是研究现代散文家梁遇春的必备著作。该书无论是篇目选排还是编者注释处处都体现了编者严谨认真的学术作风。但百密一疏,本文结合梁遇春的生平阅历及学识背景提供了正确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鲁迅后期翻译活动继承和发展了他在早、中期翻译活动中一贯倡导的文艺救国思想,以革命的内容服务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具有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和鲜明的政治目的性。同时,在这一阶段,鲁迅顺应时代要求,明确提出了自己的“直译”方法主张,这不仅有利于早期汉语白话文的发展,而且体现了他对翻译文化性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5.
荆素蓉 《编辑之友》2011,(10):88-90
文学作品是作者根据美学规律创造出来的具有不同审美价值的艺术品。文学作品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1]换言之,译者要在总体把握原作的艺术审美构成的前提下,充分调动译入  相似文献   
6.
<梁遇春散文全编>是研究现代散文家梁遇春的必备著作.该书无论是篇目选排还是编者注释处处都体现了编者严谨认真的学术作风.但百密一疏,本文结合梁遇春的生平阅历及学识背景提供了正确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电脑化课堂教学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在外语教学中仍方兴未艾。通过实景模式构想及相关理论论证,得出其在教室网络中实施英语教学可行度应与具体的英语教学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作为语法学术语,“句型”一词可指句子的结构类型,这一认识有利于建立仅限于汉英翻译过程中句型转换的根本原则,即:参照英语基本句型亦将汉语句型划分为五种基本类型,以利于构建英语译句。已有的实际译例也可说明这一原则的可操作性。作为只是利于汉英翻译转换的权宜之计,该原则并不与现行汉语语言研究的本体范畴相抵触。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