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领域实现预期结果所需行为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感针对具体的任务领域为其在写作领域的运用提供了理论依据。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四个途径即成败经验、他人的示范效应、社会劝说、情绪状况和生理唤起,与作文教学相结合,增强自我效能感,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相似文献   
2.
莫书武 《教书育人》2012,(15):68-69
一自我效能感的内涵及特征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1977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在《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最早提出的,它是自我概念的核心成分,指个体对自己在特  相似文献   
3.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既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极大的机遇,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本文就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实现形式进行探讨,分析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的要求,提出网络互动交流法、网络心理康复疗法和网络"红色"熏陶法。  相似文献   
4.
作文与思维、思维与哲学互为影响,相互促进。语文高考作文越来越重视中学生思维能力的考察。作文教学中哲学观点训练能够培养中学生辩证思维、反向思维能力,拓宽思维广度和加强思维深刻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