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与死[意大利]达·芬奇/文芬荣/译啊,你睡了。什么是睡眠?睡眠是死的形象。唔,为什么不让你的工作成为这样:死后你成为不朽的形象;好像活着的时候,你睡得成了不幸的死人。每一种灾祸在记忆里留下悲哀,只有最大的灾祸——死亡,不是这样;死亡把记忆和生命一股脑儿毁灭。正像劳累的一天带来愉快的睡眠一样,勤劳的生命带来愉快的死亡。当我想到我正在学会如何去生活的时候,我已经学会如何去死亡了。年岁飞逝,它偷偷地溜走,而且相继蒙  相似文献   
2.
师:同学们,一提到考试,你们都比较紧张吧。可是在清代,有一个人却不怕考试。他从青年时期走进考场,一直考到50多岁仍然毫不气馁,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相似文献   
3.
首先,从论点与论据的关系上看。根据课本编者「提示」、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就是题目:「骄必败」,其大意是:骄傲一定要失败.它共涉及「骄」与「败」两个方面内容,而重点又在「败」字,二者之间有因果关系。根据这个题目(论点)要求,文中所列的要么是「谦虚一定胜利」的正面论据,要么是「骄傲一定失败」的反面例子,或者正反两方面论据都有。然而文内列举的论据是:①以资历为骄,②以经验为  相似文献   
4.
初二册基本篇目教学卡序安徽莫家泉《挺进报》一、记叙要素:(一)时间:①1947年秋天②几个月以后③第二年4月里的一天④22日黄昏⑤第二天早上⑥早晨五点钟⑦8点正⑧半夜里⑨几个月的狱中生活⑩直到半夜第二天(二)地点:①重庆②陈然家里③储藏室④白公馆楼上...  相似文献   
5.
高中单元课文知识点比较与课外配套阅读训练安徽/莫家泉高一册第四单元:说明文[单元课文]《景泰蓝的制作》,《南州六月荔枝丹》,《一个好树种———泡桐》,《蝉》。(下面比较时均以课题首字代之)[知识点比较]1.题型比较。《景》是标志式,交代了本文是“制作...  相似文献   
6.
直接点明,就是在文中对题目进行直接点示,使之明确化,就是“直接点题”,又叫“明点”,是从点题显露程度上提出来的。这种技法,不回避题目字眼,而且尽可能多地点到其中的词语,或者想方设法将题目直接拿进文中点用,从而紧扣标题,使之鲜明突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技巧  相似文献   
7.
理解,就是要懂得和了解,是心理和大脑共同作用的过程,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思维活动,也是各种考试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之一.理解在语文试卷中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题干提示语的理解,要弄懂弄通;二是对题支各项涉及知识点的理解,重点是后者.对知识正误、恰当与不恰当的理解有一定的顺序,一般  相似文献   
8.
「知识概要」“拣选”就是“选拣”、“挑选”,它是目前高考语文客观题的主要拟题方式,也是其他各类考试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之一。拣选类题型的拟设,从角度看大致有两种,一是正向拟题,即选择“正确的,或“恰当的”项;二是反向拟题,即选择“有错的”或“不当的”项。答案的频次,也有两种情况,一是单项选择,即只择一项;二是多项选择,即选择的答案至少在两项,就高考语文来说,则以前者为主,多项选择,一般只有一两题。答案的选支,如果是单项选择多为四选一;如果是多项选择,拟设的选支一般在五项以上,其答案的标志,多为ABCD等号码,少数用数字序号。至于拟题涉及的知识内容的范围,那更是包罗万象,诸如音形义,字词句,语修逻,文体常,段篇章等,应有尽有,无不可及。  相似文献   
9.
时空交错,先后有序,将时间的发展和空间的变化有机交织,密切配合,从而构成游记的主要内容。它的主要特点,一是综合性强,将游记中时、空两种基本顺序完美结合,突出了游记的主要框架,给人全方位的印象。二是讲究配合性,时空两  相似文献   
10.
“故土·乡情”,历来是作家笔下常见的内容,也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当然也就成为高考作文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例如,1998年高考作文题《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有的考生就写离开故乡独立生活,承受自理的压力,并由此产生对故乡的留恋之情,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