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萧永禄 《考试周刊》2010,(30):46-46
一、农村文化产业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30多年,给农村群众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农村群众文化已经进入了历史的最好时期。但农村的文化产业不尽如人意,尤其在东北地区更是如此,品牌、精品不多,生产没有形成规模,所以,农村群众文化依赖政府、靠财政投入的现状基本上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农村文化产业的主体成分是农民、个体户、私营企业、集体企业等,这就决定了文化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但是,从事制作和生产文化产品主体的局限性,导致农村文化产业不能快速发展,成为农村生活主体的经济来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