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感官意象图式是由人类自身积累的感官经验和贮存在大脑中的相关生活经验抽象出来的一类独特意象图武。通感就是某一个感官域的感官意象图式,投射到其他感官经验而形成的语言现象。以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理论为基础而提出的感官意象图式,可以用来解释通感现象的成因及过程,并提供研究通感认知模式的新方法、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杨洋  董方峰 《现代语文》2006,(11):60-62
1.引言 中国饮食中自古就有"五味调和"之说.《吕氏春秋·本味》曰:"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我们认为,"酸"、"甜(甘)"、"苦"、"辣(辛)"、"咸"是汉语中的基本味觉词.  相似文献   
3.
语言进化要回答的三个核心问题是语言的本质、语言的主人以及语言的进化方式。乔姆斯基提出合并能力说,试图用最简单的递归性操作"合并"(merge)来解释人类语言的本质和进化过程。文章详述了乔姆斯基的合并理论、其他学者对该理论的质疑以及乔姆斯基的回应。合并能力说将语言进化从复杂的现象中剥离出来,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但仍需更多实证证据的验证。此外,对语言进化的研究应区分研究的层面,同时吸纳不同的视角和方法,进而推动对语言、大脑和心灵的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