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教育   2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东西”     
《语文知识》1998年第8期上有篇《不××=××》(作者姚远富)的文章,末尾那段关于“东西”的相声很有意思。我也见过一则类似的笑话,说是校长听地理老师的课,地理老师特意带了一只地球仪。上课时,地理老师启发学生:“同学们,我们教室里多了什  相似文献   
2.
3.
余光中是一位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诗人。本文主要从诗歌创作技巧这一层面上分析余光中诗歌所受到的传统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物化”的情绪,“消融”的文法,“和谐”的音韵。  相似文献   
4.
聚居在渝、黔、湘、鄂一带的土家族人,在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间文化信仰。由于地理环境的制约、原始思维的影响、外来文化的渗透和教育发展的不足,土家族民间文化信仰表现出原始性、渗透性和守常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马致远是元代散曲重要的代表作家,综观近年来对其散曲方面的研究,论者多局限于“诗情”、“画意”、“意境”等艺术特征的分析,本文从“就近取物的设境”、“方位切换的视角”、“重趣的场景追求”这三个被人忽略的细微艺术特征切入,再次探讨马致远的散曲艺术,感受其散曲无限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镜听是我国古代极为盛行的一种占卜方法,它起源于王莽柄政时期或东汉时期,盛行于唐宋,式微于明清。镜听占卜的民俗基础是镜崇拜和深入民众心理的谶语。镜听占卜在古代是很重要的一种民俗生活,在今天的民俗信仰、民俗事象中仍可见到它的痕迹,因此,对镜听占卜作历时考察和民俗考察,对于研究今天的民俗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清代《聊斋志异》仿作蔚为大观,其虽为《聊斋志异》的衍生作品,但在整体上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貌,主要表现在浓厚的劝惩意识、仿史的实录品格、谐趣的“意味”、鲜明的时代烙印等方面,这些独特风貌的形成与传统知识分子的儒家情怀、作者的创作心理、当时的小说观念和乾嘉学风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整体上把握《聊斋志异》仿作的主要特征,可以进一步确定其在文言小说史上的独特价值与地位。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但书中也有许多超出现实以外的内容。章将从福州意识这个特定视角切入,从《红楼梦》所关注的“民族性”、“率真”和“幻想”三个方面来论述神话意识在作品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胡适为中国语文教育的现代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主要从语文教育目的、语文课程设置、语文教学观、语文教材观这几方面进行论述,以管窥胡适的语文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0.
明代中晚期小说虽然受到新兴的市民思想的影响,但仍呈现出士人的淑世心态。主要表现在浓厚的道德教化与进取精神的张扬等方面,产生这种淑世心态的原因主要在于儒家的救世精神、士人不朽的人生价值追求与士人主观上意欲提升小说地位等原因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