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教学设想: “百分数的认识”是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内容,该内容的学习建立在分数意义和比的意义的基础之上。在分析教材和学生认知基础后,我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通过数形结合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认识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会读写百分数。  相似文献   
2.
蓝雪敏 《小学生》2010,(1):16-16
有效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在充分读懂教材、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工整合,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发展学生的能力。下面结合笔者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分数的再认识》的“一课多磨”,来谈谈如何在正确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有效地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3.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小学数学教材提供的学习素材弹性较大,可支配因素多,内容的呈现更具综合性.这就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有效改造学习素材的空间.有效改造学习素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对学习素材进行补充、重组,以拓展课堂教学空间.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有效改造学习素材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4.
正一直以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中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在把握图形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近日,笔者在"长方体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做了积极有效的尝试,点滴成效与大家共享。教学片段与解读片段一:当学生在实物图上认识了长方体面、棱、顶点等特征后,笔者在屏幕上出示了下图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63、64页。【教学过程】一、链接旧知,概括意义1.链接旧知,引出课题学习材料: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课时内容再现。师:三年级时,我们通过对一个物体或图形进行平均分,认识了分数;之后又把许多物体或许多图形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也可以产生很多不同的分数。今天我们就在这个基础上继续研究分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